“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20世紀中國畫革新的思潮,那就是‘借西畫改造中國畫’。
即採用西方的造型手法與理念改革中國畫。
記住,這裡連中國畫的理念也要採用西方的。”
秦淮敲黑板畫重點,板著臉站在講臺上,不苟言笑的模樣,儼然就是一位嚴師。
秦淮確實非常嚴格。
陸小玉就被他罵哭過呢。
……
“憑藉這股思潮,徐悲鴻、劉海粟、林鳳眠開始馳騁畫壇。
不過,在這場革新中,也有畫家堅定的延伸傳統繪畫命脈,如齊白石、黃賓虹、潘天壽,他們以聖手回春的技藝,復使老樹開花,國畫因此重現曙光。”
秦淮在黑板上寫下兩行名字。
齊白石、黃賓虹、潘天壽。
徐悲鴻、劉海粟、林鳳眠。
“哇。”
一上來就劃分出針尖對麥芒的派別,這堂課聽起來好刺激!
學生們驚了,一個個打起精神,屏息靜聽,靜等秦淮接下來的論點。
“學沒有錯,但在那個自信心嚴重崩潰的年代;在有一批名人提出救國必須廢除漢字的時代。這種革新,絕對是矯枉過正了。”
論點出。
四個字——矯枉過正。
言簡意賅,直接否定,膽兒真肥。
有學生猛得一愣,滿臉錯愕,矯枉過正四個字,是不是嚴重了一些?
當然,也有學生並不認同秦淮這個論調。
“革新了一百多年,你說矯枉過正就矯枉過正?”
一位學生高聲反駁道。
緊接著,便有數位學生開始駁斥秦淮的理論。
“我為什麼說矯枉過正呢?這得從西方繪畫和東方繪畫的起源說起。”
秦淮轉身在黑板上寫上一行小字:對自然的態度。
秦淮的粉筆字十分工整,排版也嚴格從最頂部寫起,沒有一絲亂來——儼然一位強迫症晚期患者。
字成。
秦淮捏著粉筆轉身,此刻,秦淮身上緩緩凝著一種氣勢。
“聽我慢慢解釋。我們知道,無論非洲、亞洲、美洲、歐洲,藝術在最初階段都會偏向寫實。
中華家古代的寫實藝術成就非常高,如秦始皇兵馬俑,漢代青銅錯金銀犀牛,寫實工藝領先世界。”
對於這一點,沒有學生出聲反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