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今市面上的木雕工藝品,百分之八十都是敦煌、茶具、仙人、佛陀……
一樣東西,來來回回炒冷飯就不對了。
一千年前的東西現在依舊在玩,只能說明,很多木雕師都在偷懶!
思想懶惰。
這不是個體的思想懶惰。
而是一個行業集體的思想懶惰。
這種懶惰很短視,愈演愈烈的話,絕對會將這一行推向深淵。
例如東瀛研究等離子體顯示屏,研究了幾十年,在這一行越鑽研越深,最終成為了巨擘。
然而其它國家研發出了液晶顯示器。
於是,東瀛的等離子體顯示器行業瞬間垮塌。
一個行業煙消雲散。
這是思想懶惰造成的,為什麼不往旁邊看看,創新一下呢?
只有不斷推陳出新,與時俱進,這一項技藝才有源源不斷的生命力,才會越來越年輕。
誠然。
創新很難!
非常困難!
有些雕刻家,想兩年都未必有一個好創意。
而這兩年間,若沒有收入便無法急促堅持。
於是,有些人在迎合市場和遵循匠心中,選擇了前者,選擇了快速雕刻作品送入市場。
“唉。一團亂象。”
秦淮嘆了一口氣。
確實,當生活都無以為繼的時候,非常影響一個人的心境。
就拿秦淮親身經歷來看,當初他埋頭苦練了四年基本功,突然有一天反應過來,發現飯都沒得吃了!
當時特別慌張,彳亍,迷茫。
而其它守藝人差不多和秦淮一樣。
雖然他們只學一項技藝,沒那麼辛苦。
但同樣會面臨迷茫。
這些手藝人靠自己的從業才華,找一個活將就,也能生存下來,甚至可以活得很滋潤。
但……為什麼要將就?
旁人罵他們一根筋也好,不圓滑也罷,他們就是不願意將就。
這份不將就,正是手藝人在艱難時代,都能十年如一日堅守下來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