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分鐘。
二十分鐘。
秦淮一直在皺眉思考。
正所謂構思七分,入木三分,構思
在藝術這一行,技巧有盡頭,但創意無止境。
一件作品,最能給觀賞者帶來共鳴的,往往是令人歎為觀止的構思。
技巧只是表現這種構思的手段罷了。
言有盡而意無窮。
技巧可類比成言,意可類比成創意。
異曲同工。
“呼……”
秦淮長舒了一口濁氣。
眼前這株崖柏料白色部分細膩如象牙,淡紅部分溫潤如玉石。
兩種顏色自枝幹處就有糾纏,宛如兩條蛇纏繞而上,可以順勢雕刻成紅白雙蛇。
但樹根部位該怎麼處理呢?
如果雕成兩條蛇,蛇的上半身突然變色,就不是兩條涇渭分明的蛇了。
突然在腰部換一種畫風?
肯定是不行的。
秦淮的大腦繼續瘋狂運轉。
浮現出其它木藝師的創意。
有很多崖柏木雕師將白色部分當做仙人的白眉,淡紅部分當做仙人紅光滿面的臉。
這樣的作品,呈現出來的是道教老仙人的形象。
——白如象牙的雙眉一洩千里,縹緲而有仙氣。
這是古人的奇思妙想。
而這份創意,今人借鑑借爛了,一般的崖柏作品,七八成都是白髮老翁的形象。
這也中華現代木雕的一個弊端。
——木藝師非常講究材質的珍貴,如崖柏,如黑檀,如黃花梨,材質好,先天上佔優勢,加上古人有許多玩法,可以隨便抄。
這便導致真正的創意無人問津。
但秦淮覺得,既然是奇木,那就不能千篇一律。
若把中華當代木雕作品瀏覽一下,不說百花齊放,但起碼能看到許多璀璨的創意在閃光吧?
然而很可惜,並沒有。
無非是抄抄敦煌,做做茶具、雕雕白髮仙人、雕雕佛教菩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