裡面全是有趣的乾貨,而且,很好的重新整理了觀眾對傳統文化從業者的認知,讓人忍不住心生嚮往。
遺憾的是,紀錄片中只是展示了小部分榫卯,並未詳細展示編號金木水火土到底是什麼機制。
看來得親自詢問秦淮才能解決這個困惑了!
吳秘書長如是想到,將桌上的釅茶一飲而盡。
臨睡前,他發現微博動態出現了很多轉發與評論——
[我就知道秦淮小哥哥能解決!等這一刻好久了!]
[我來複述事情經過:首先,專家們一開始沒看懂小哥哥表達的意思,沒敢採用小哥哥的方案。
後來,小哥哥專門做了一個影片,專家組才看懂。
換句話說,就是學渣沒看懂學神的解題過程,學神只好詳細的講一遍。]
[專家組是學渣,秦淮小哥哥是學神,鑑定完畢。]
[三個月vs五分鐘。請問秦淮小哥哥的腦袋是怎麼長的?]
[秦淮小哥哥:我不是針對誰,我是說在座的專家都是垃圾。]
吳秘書長悻悻然。
學渣與學神的比喻,竟然出奇的形象生動……
尷尬。
當然,在評論過後,網友們開始好奇的點開秦淮所製作的影片。
他們已經做好準備,迎接複雜的工程設計圖了。
不過開啟影片後,眼前的畫面卻讓他們大吃一驚。
因為畫面中,出現了半棟雕樑畫棟,清晰擬真的木質古建築,
這應該就是秦省那棟拆卸了之後重灌不好的唐朝古建築了。
雖然面積略小,但五臟六腑一應俱全,而且古樸大氣,有盛唐餘韻。
從專業的角度來看,建模水準很高了!
而隨著進度條往前推移,一根根木料從天而降,堆砌在古建築上,榫卯結構互相咬合,形成密不可分的整體……
好像在疊俄羅斯方塊,整個過程流暢簡明,看起來賞心悅目。
而編號第七百四十九的木料轉動四十五度,再轉動四十五度這兩段畫面。
真的把網友驚訝住了。
上百根一盤散沙、隨時都可能分崩離析的木料,竟然剎那間往內有規律的收縮。
榫卯結構的神奇只此展露無疑。
網友們發出了一連串的驚歎,為老祖宗的智慧歎為觀止。
不可思議,難以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