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玉器,用多種分析視角研究其技法,藝術價值……
好像學神解數學、物理題一般。
採用多種方法,從不同的切入點研究玉器,對於這種騷操作,凡人只能面面相覷,抓耳撓腮。
尤其是師父的想法十分特別,提出的觀點往往令人耳目一新。
例如在筆記本的最末尾,師父提出了一種別樹一幟的玉器分類方法。
‘從古至今,玉器可分三類,那就是:神玉、王玉、貴玉。
夏商周時期玉器,稱神玉。
西周春秋戰國秦漢,稱王玉。
強漢盛唐至清朝,稱貴玉。’
為什麼這樣分呢?
師父在下面有一段詳細註解:
‘古玉的風格與古玉在每個時代的用途有直接關係。
上古時期。
諸如著名的紅山文化和良渚文化時期,該時間段的玉器,乃是用於祭祀天地、圖騰、神鬼的神器。
極少數作為當時最高統治者和部落祭司的飾品,以之體現神權的至高無上。
從七千年前到夏朝時間段內的玉器,都沾染著對神靈對天地的無上敬畏,拙樸線條中,顫慄著一種仰慕天地,叩首宇宙的靈魂,故而稱神玉。
而隨著商代社會形態進入奴役社會,玉器漸漸淪為王族裝飾。
西周是玉器的進一步發展。
西周的玉器與商朝相比,形制要規範的多,此時的玉器就好像現在官員的工資級別和車輛配備,有著最為森嚴的等級制度。
其大小、用途、圖案紋飾以及材料質地都有著不可輕改的鐵律。
這種等級是不允許被僭越的!
這便是西周至戰國時期的玉器。
有王權之威嚴,天子之尊貴。
到了東周。
西周禮制崩壞,文化走向爆發綻放、眾多的分封諸侯都開始製作並使用具有自己地方特色的玉器。
為了爭相顯示權力和富貴,玉器紋飾有了複雜的變化和創新,工藝水平也隨之提升。
不過,玉的等級制度依然沒有變,這樣的制度一直延續到漢代結束……
故而稱這一時間段的玉器為王玉!
而漢朝之後,玉器因其裝飾和財富體現被逐漸開始進入民間,成為了富裕人家的飾品。
當然很多題材圖案和形制一直都是民間禁止使用的。如猙獰的兇獸和龍鳳,只有皇室獨享。
到了唐代,因為中華空前的強盛和對外貿易的積極開展,大批玉料被送進長安。
這時的玉器匠人也因地制宜區分玉料的屬性和特點,開始利用俏色等工藝來設計加工玉器。
玉器的紋飾和題材也空前豐富起來,有了很多與生活和自然相關的藝術性設計,使玉器的屬性多了一份高雅富貴和精緻親和。
從唐代往後千年的玉器,便是貴玉。’
當初三個小徒弟看這段觀點的時候,簡直心潮澎湃,心緒久久難以平息。
這個分類方法,直接站在七千年發展的高度,以一種俯瞰的視角,在玉器發展史上,精準的劃下三刀。
寥寥一段話,將一部中華玉文化的發展史微言大義的鋪開在讀者面前。
喜歡技藝天王請大家收藏:()技藝天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