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自然的趣味。
而是精巧
有了創意,進一步完善並不困難,甚至秦淮還可以百尺竿頭更進一步,讓她變得更有觀賞性……
秦淮默默打起了腹稿。
這件作品挺有意思的,橫看成嶺側成峰!
咚咚。
敲門聲響起。
“進來。”
“拍攝不打擾你把罷?”
“沒事的,這件作品要求沒那麼高。”
於是商雅莞爾,悄悄的找了一個適合拍攝的位置。
秦淮小哥哥的雕刻,其實非常適合觀賞!
首先雕刻動作流暢,神態全神貫注,側臉、微蹙的眉梢、偶爾而來的凝視,舉手投足間都有一種手藝人的細膩優雅。
可以看出小哥哥胸中的丘壑在縱橫、也可以看出思想的火星在濺射。
可惜……
秦淮雕刻作品,往往就是躲在書房裡,任清風明月來觀賞。
或許秦淮覺得清風明月更懂他罷。
可惜了這等人間絕色!
靜坐了一段時間,秦淮才將玉料立起來,拿起刻玉刀,以玉為坯、以刀代筆、以刻代繪,悄然施展技藝。
細心的人會發現,秦淮雕刻時,很少拋光打磨。
唯一一次使用拋光還是青玉夔龍紋茶具,因為那是生活用具,講究精巧,故而秦淮在細節處用砂紙摩擦掉了刀痕。
而若平時雕刻作品,秦淮便不會採用砂紙拋光。
這其實也是一種偏門的技法:清刀。
——清刀是一門獨立技藝,即完全不用砂紙打磨,亦無油彩覆蓋其上,而是任由刻刀雕鑿後的形態自然留存於材料表面,使得雕刻師用刀的諸種痕跡展露無遺!
清刀,如同書法寫作,需做到心中有物,下刀如神,把雕刻師的功力以及創作時的所思所想,全部鐫刻進作品的痕跡之中。
就像把雕刻過程融進了作品中一樣。
如此一來,觀賞者可以感受到秦淮的呼吸,感受到刀尖的呼吸,感受到玉料的呼吸。
加上清刀技藝雕出的作品色澤純正、紋理清晰、刀痕細膩、形象生動。
故而秦淮一直沿用。
當然,這種技藝要求雕刻師的刀工和手法高度嫻熟、尤其是手腕不能輕易抖動。
若一位玉雕師無渾厚功力,還是不要輕易使用清刀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