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太后的關注點卻在另一個點上。
“再不喜榮華,這些年也該回來瞧瞧,一走這麼些年連個信兒都沒得,可十足的叫人擔心。”
蘇珞嘻嘻道“其實父親和母親常領我回京城的,只是他們並不露面罷了,每回到小舅那兒都是珞兒去的呢。”
唐上忍不住道“那他們...怎不回宮裡來瞧瞧...”
“是呀,怎麼不回來呢?”蘇珞搖了搖小腦袋,說道“嗯嗯嗯,其實是父親說,這座四方城進來容易出去難,不許珞兒和母親來呢。”
這話一出,唐上和公孫太后心態原地爆炸——
好傢伙!這個不孝子!虧他們還擔驚受怕這麼些年,原來這不孝子竟多次過家門而不入!
“陛下,臣妾以為尋找孟兒之事,還需得緊著些,旁的那些不甚要緊的事情,都大可以先放一放。”公孫太后眼裡彷彿燃起了火花。
唐上點點頭道“太后說得很是,那小子自己不孝也就罷了,還攔著沫兒和珞兒,實在可惡!”
“有本事他就躲一輩子!否則,待朕找到他非得給他些顏色瞧瞧不可!”
蘇珞聽了兩人的話,忽然說道“皇祖母、皇爺爺,你們別生氣好不好?珞兒把珞兒和父親母親住的地方告訴你們,原諒父親好不好?”
“當真?”唐上有些詫異。
原想著從蘇珞口中得到訊息還要費些功夫,不想竟有這般的意外之喜。
“自然當真。”蘇珞衝公孫太后嘻嘻一笑,說道“就請皇祖母做個見證,珞兒將父親居住之處告訴皇爺爺,皇爺爺就得原諒父親,不能再計較父親的過錯了。”
公孫太后朝黑下了臉的唐上瞄了一眼,而後笑說道“好,皇祖母給珞兒做這個見證。”
唐上沉著臉道“何需什麼見證?朕一言九鼎!珞兒,你儘管說來,朕保證不與他計較了。”
心裡卻在想朕不與他計較,不是還有他皇兄麼?回頭讓皇帝替朕好好教訓教訓那小子。
然而他沒想到的是,他那位坐在皇帝寶座上的兒子,此刻卻是在納蘭皇后的糖衣炮彈下淪陷了...
只見坤寧殿中,納蘭皇后一面給皇帝佈菜一面說道“陛下,臣妾知陛下要來,特製了這魚子羹,您嚐嚐,若愛吃臣妾以後日日都給您做。”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一會兒又說“臣妾在母后宮中看到珞兒,那麼小一個小人兒,心中又是喜愛又是憐惜。他日陛下若找著了十七弟和弟媳,不要為難他們,只叫他們好好待珞兒便罷了。”
皇帝最是吃這一套,當即說道“皇后都如此說了,朕如何不聽呢?他日若果真找著了十七弟,朕定依今日皇后所言。”
納蘭皇后道“那若是母后或是父皇出面阻攔該怎麼辦?據臣妾所知,父皇母后甚是疼愛珞兒,說不定會為了珞兒而懲處十七弟...”
“皇后放心便是了。”皇帝笑了笑,“父皇和母后怎麼著也會給朕一個面子,再說了,即便是父皇母后真的罰了十七弟也不會出什麼事兒。”
怎麼說唐孟都是唐上和公孫太后的親生兒子,就算罰也不會罰得太重。
況且若是他這個做皇帝的說了話,唐上和公孫太后要罰唐孟時總會考慮考慮他的面子上過不過得去。
聽皇帝如此說,納蘭皇后便笑開心了,說道“甚好甚好,如此臣妾便放心了,來陛下,試試臣妾這三鮮魚子羹。”
“這三鮮魚子羹是臣妾祖傳的方子,別看這小小的一碗,要得時且不容易呢。”
“先是得把雞肉、海參、玉蘭片切成小丁。鮮魚子洗淨放入小碗中,加雞湯、鮮姜,上屜蒸半刻鐘取出。”
“然後將湯鍋放在旺火上,加入清水,燒開後把雞肉、海參、玉蘭片依次放入湯鍋內,開鍋後撈出。”
“最後湯鍋中加入雞湯,再把雞肉、海參、玉蘭片和豌豆放入湯鍋內,同時放入各種調料,找好口,開鍋後撇去浮沫,淋入香油倒入湯盤中,再將蒸好的魚子撒在湯的表面方成。”
皇帝聽了,不由一笑“一碗魚子羹竟這樣講究?皇后費心了。”說著,捏住瓷勺送了一口入口中,湯汁鮮味濃,魚子在嘴中爆開口感委實不一般。
喜歡嫡女超兇請大家收藏:()嫡女超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