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帝后二人你儂我儂之際,一宮人急匆匆跑進來,說道“陛下、娘娘,太后娘娘急召!”
皇帝頓時有些慌神“可是太后那裡有什麼事兒?”
那人猶豫道“並無,只是太后娘娘命小人來的時候,太上皇也在,言辭甚是急切。”
納蘭皇后便問說“是什麼事兒,竟叫太上皇和太后都著了急?總該是有個原委的。”
那人想了想,隨後說道“這個...太后和太上皇並未明言,小人亦不敢妄加猜測。”
“不敢妄加猜測?那就是有猜測,你只管說,朕恕你無罪。”皇帝一臉認真的說道。
開玩笑,這事兒很明顯就不大尋常,若是不將其中緣由弄清楚些,他怎敢前去?
倒是納蘭皇后更加明事理,勸說道“陛下,父皇和母后的心思,咱們猜猜況不好宣之於口,更何況他一個下人呢?陛下素來寬厚,還是不要為難他了。”
皇帝一想,也是這麼個理兒,便衝納蘭皇后說道“皇后與朕一同前去可好。”
納蘭皇后笑說“臣妾與陛下一體同心,自是要一同去的。”
會哄皇帝,這也是納蘭皇后在宮中這麼些年屹立不倒的主要原因之一。
及至慈寧宮,唐上見納蘭皇后也隨了過來,心裡頭甚是有些不愉,當即便沉下了臉色,說道“朕同太后召皇帝來,皇后來作甚?”
皇帝臉色變了變,剛要開口說話,卻被納蘭皇后搶了先。
“父皇息怒,是兒臣要跟來的。”
“母后遣人傳喚時,陛下正在兒臣宮裡,臣妾想著臣妾與陛下一體同心、同心同德,理應無論什麼事兒都都應該一起面對的。”
唐上冷哼了一聲“哼!奉承皇帝倒是殷勤!”
然而這句話不知哪觸及了太后的神經,導致公孫太后開口說道“陛下今個兒還教訓起皇后來了?想當初陛下坐大寶的時候,臣妾不也同如今的皇后一般?”
“妻從夫,此乃天經地義之事,就不要生氣啦。省得傳了出去再叫人拿來做文章。”
唐上臉上掛不住,但公孫太后這話又十分的有道理,叫他無可反駁,便衝納蘭皇后道“朕也沒別的意思,只是皇后既然位居中宮,就應該行中宮之職、盡中宮之責,不可一昧的奉承皇帝。”
“皇家的父子先是君臣再是父子,夫妻亦是一樣的道理。”
話說到這個程度上,可謂是很不客氣,但納蘭皇后不生氣也不敢生氣,笑著應承下來,然後退到了皇帝身後。
皇帝也很合乎時宜的問道“不知父皇、母后這麼急著找兒臣可是有什麼事兒?”
唐上乃將自己與蘇珞的對話大致說了一遍,而後道“朕思量此時原為皇傢俬事,過於張揚不大好,而朕年紀大了,皇帝又尊貴,皆不好外出找尋...”
“不如就指派定國侯和鎮國侯隨珞兒前往,他二人有武功懂謀略,這些年間不拘是尋人還是辦差事都很盡心,朕和你母后也沒什麼不放心的。”
皇帝略一思索,便應了下來,說道“父皇的安排甚是妥當,就這樣辦吧。”又說“照理來說,朕是十七弟的兄長,理應照應...”
唐上揮揮手打斷了他的話,道“這些個兒話也就不必說了,朕也是從皇帝這個位子過來的,甚是知道你的不易,速去安排吧。”
這是公孫太后說道“皇帝先去,皇后且留下陪本宮說說話。”
而後公孫太后便將皇后帶至一側面提耳面了一番。
“你身為皇后,本應為陛下理好六宮,安排嬪妃侍.寢,必要時更是要勸誡君王,以母儀天下!”
“可你瞧瞧如今自個兒的模樣,哪有個皇后的樣兒?若不是你身上這身打扮,本宮還以為是見了皇帝哪個寵妃呢。長此以往,你要如何服眾?後宮嬪妃又豈能不心生怨恨?”
“皇后啊,本宮能給你皇后的位子,卻不能幫你守著這個位子一生一世,一個位子若想坐得穩,終需要德與位配吶!”
公孫太后也是氣吶,之前在唐上面前替她說話,只是給叫唐上還有當今的見面能稍稍過得去一些不至於太難堪。
“是,母后的教誨,兒臣都記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