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何大蟲速度同樣不慢,一口咬在他的臂膀處,唐三藏又是一聲驚叫。
“啊”
白馬好歹佔著番邦小國靈獸之名,一蹄踢開大蟲,飛奔逃命。
唐三藏眼淚止不住往下落,嘴裡喃喃道:“貧僧才出大唐境內,就路遇猛虎,莫非上天也不願佛教大興?
虎大王啊,虎大王,你饒我一命,貧僧現在就掉頭回去,給你準備一百隻飛禽,一百頭走獸。
要知道貧僧可是和尚,為你這麼做是破了戒的。”
唐三藏此時已經語無倫次,自己都不知道說什麼好,只騎著白馬,嘴中胡言亂語。
他哪經歷過這種陣仗,佛祖能捨身飼鷹,唐三藏也有此心,但那也得等他取經回來再說,教化萬民的第一步還未邁出,眼看就要夭折。
山中一個長相十分好看的和尚,騎著一匹白馬,身後追著一隻吊睛白額大蟲。
白馬身上馱著唐三藏,速度尚未提起來,就被大蟲在身後撲倒。
兇虎好像戲耍夠了,把他們撲倒在地之後,大口一張,一股腥臭之氣直撲唐三藏的面門。
唐三藏又是一聲慘叫:“啊~”
結果這一聲慘叫之後,他發現還是沒有什麼疼痛,悄悄睜眼一看,只見大蟲被一支利箭定在了地上。
唐三藏吐了一大口濁氣,強自保持風度,打著哆嗦,看向迎面走來的獵戶。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多謝壯士相救,要不是壯士的話,貧僧真不知道該如何向佛祖交代。
不知壯士高姓大名,貧僧定要為你日日唸經保佑。”
獵戶憨厚,看著打哆嗦的唐三藏說道:“大師不用如此,我是這山中的獵戶,名叫劉伯欽。
今日偶然解救大師,也是大師平日裡功德無量,不應遭此劫難。”
唐三藏雙手合十深深道謝,“壯士高風亮節,貧僧記住了。
此時貧僧身無長物,只能為你誦經拜佛,待他日歸來,貧僧一定登門拜謝。”
說著行了一道大禮。
劉伯欽揮手,扛起大蟲,轉身離去,臨走時說道:“高僧莫要如此,我一小小獵戶怎能受你大禮,你且繼續前行,你我有緣再會。”
唐三藏回過神時,劉伯欽已經飄然離去。
這邊他還在堅定信念,那邊劉伯欽已經放下手中大蟲,駕起一道祥雲向天中飛去。
這劉伯欽正是天兵所化,見唐三藏遇到磨難,前來解救。
幾日過後,唐三藏騎著白馬,更顯小心謹慎。
西遊之路,路途遙遠,這第一難,讓唐三藏昇華不少,雖然仍難免哭泣,但心中信念卻又增添了一層。
逢林不入,只走大路,能避開惡人就避,避不開就慌忙逃走。
如此一來,到也讓他平平安安的走了一段路程。
……
話說這一日,唐三藏避不過去了,就在他路過一座雄偉山峰的時候,他感覺山中彷彿有什麼東西在牽引他。
此山平坦光滑,並不像其他山峰那樣怪石嶙峋,這山峰光禿禿的,高數千丈,呈五根手指狀,所以世人稱此地為五指山。
他還在探尋有何蹊蹺的時候,突然一個聲音傳來,聲音極為沙啞,好像許久沒有說話的樣子。
“騎白馬的僧人,你可是從東土大唐而來?”
唐三藏突然聽到聲音,卻找不見出處,心裡一驚,開口道:“貧僧就是,不知是哪位高人?”
五指山底下,一隻猴子在一片雜草之中,嘟囔的說道:“俺老孫等了這麼久,終於等到這個和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