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觀其容聽其言,先生出五分好感,一齊點頭稱善,與陸英薛勇同返廟中。
一番詳談之下,才知這五人因何打鬥。原來,這崔龍、崔霸兄弟是本村大戶,崔家良田百頃,亂世之時也據堡而居。
石小川自幼隨父兄投靠在崔家堡壁,這些年勤於耕作,武藝嫻熟,漸漸成為崔家堡棟樑之才。
段垂立國之後,中山郡為京都,自然不許鄉民再結堡自閉,鼓勵他們回覆正常生活,百姓漸漸迴歸村落,有了內外之分。
宇文兄弟雖是鮮卑族,但與段氏鮮卑並非同類,祖上還曾大動干戈,因而遠居邊荒。如今鮮卑復國,宇文家主欲結好段氏,便遷來此地,但段垂位高權重,並未予以重視,讓他們來到太行山下居住。
於是宇文家只能自己開墾土地,興利生產。好在他們家人丁到此時還算興旺,也在左近掙下了不小家業。
本來兩相比鄰的鄉民互不侵犯,尚能和合共處。年初時,段垂將蒲陰之地封與順平公主,此間良田大多變作了公主的采邑。
崔家和宇文家為了更多收成,紛紛開闢荒田,種植稼穡,希望在向公主供奉之餘,多得微產。
兩家同時開荒,難免利益有所糾纏,是以慢慢積累下諸多宿怨。宇文中、宇文貫兄弟與崔龍、崔霸昆仲都喜好舞槍弄棒,加之少年意氣,向來愛替鄉親打抱不平。
但他們皆是從不吃虧的人,都不願在自己鄰里前墮了面子,一來二去便多有衝突。今日相約在此比鬥,就是為了一決勝負,分出個高下,在這方圓鄉里繼續稱霸。
石小川本是崔家左膀右臂,是以與崔龍崔霸兄弟共同進退。宇文兄弟雖然武藝更高,但也不敢重傷崔家人,免得兩家大動干戈,造成更多流血之事。
陸英聽了半晌,心中暗道:“原當你們有什麼深仇大恨,不過是小孩子玩鬧之舉,仗著學了點槍棒拳腳,就想著領袖群倫,橫行鄉里,當真無聊地緊……”
於是他正色道:“列位賢兄,在下去歲居關中時,三輔大飢,人自相食……但百姓皆省衣縮食,自發結盟運糧解送長安,以供國用。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雖然段衝小兒殘虐無道,關中百姓卻無苟且偷生之人,皆願赴國之難,慷慨就義!在下人單力孤,與薛勇兄弟除惡揚善,盡綿薄以保百姓,雖誅殺不少奸邪,然終不能救萬民於水火……
“那慕容永、韓延順之輩,助紂為虐,狼子野心,但在陸某手下,皆如喪家之犬,從未討過好處……
“想不到如今燕趙之地尚能安穩,百姓雖不算富足,但為了幾塊荒田竟有力氣大打出手,想必是衣食足而知禮節,倉廩實而知榮辱,故同族同宗協力對外,一家一姓同仇敵愾,無需恐懼亂兵為禍,人也變得英勇起來……”
宇文兄弟、崔家兄弟與石小川諸人,初時聽陸英說及關中慘狀,還心有同戚,暗暗感傷。誰知他話鋒一轉,竟然直言不諱指責他們私鬥爭利,就差沒說“吃飽了無事撐的”等語。
五人難免恚怒,宇文貫與崔霸性格火爆,此時早忍不住起身,摩拳擦掌就要動手。
石小川亦起身怒道:“陸道長,我們敬你與薛兄武藝絕倫,誠心相交……但也不能受你如此奚落!若是這般詆譭我等,那便話不投機半句多,我等手下敗將,告辭就是。大道朝天各走一邊,再會!”
說著拎起刀就往外走。宇文中、宇文貫、崔龍、崔霸有的抱拳,有的直接轉身,竟都憤然離去。
薛勇欲待攔阻,陸英笑著擺擺手,示意隨他們去就是。
薛勇道:“大哥,我看這幾人武藝不俗,本想結交一番,將來或能為大哥臂助。為何你說話毫不留情,將他們都攆走了?”
陸英驚奇問道:“為我臂助?這是何意?我又不與人爭奪天下,要許多臂助何用?”
薛勇道:“大哥,我知你心中常懷憂國之志,然一人之力畢竟有限,要想鋤奸懲惡,甚至扶保孤貧,難道能離得了左膀右臂?
“那沮渠蒙遜等人,雖是異族,但皆誠心信服於你,難道你沒想過在這亂世之中,也如魏武曹操、漢高劉邦,自己打下一番天地嗎?”
喜歡八關鎖鳳邑,公子褐裘來請大家收藏:()八關鎖鳳邑,公子褐裘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