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郗公子暖場道:“雖然北軍勢眾,但我大吳朝有明輔,外有干將,兼之我北府軍劉鷹揚神勇蓋世,所向披靡,定能建功沙場,揚我晉陵威名。”
劉勇聞言大聲叫好,連道:“說得好!還是郗公子有見地!”
但見那郗公子喝了一盞酒,為難道:“只是……劉鷹揚雖勇,兵只數千,謝徐州雖智,以一當十恐亦難矣。聽說就連軍中柱石桓荊州都言:太傅遣諸不經事少年,兵又寡弱,天下事可知,吾其披髮左衽矣!”
原來此次北漢舉國之兵南侵,吳國已命南徐州刺史、冠軍將軍謝幼度為先鋒,駐紮京口備戰,不日帥軍北上。
晉陵京口多為北方徐州之民南遷所居,徐彭之地民風勇悍,士卒能征慣戰,故謝將軍徵募此地健卒以為北府軍,至今已有四五萬眾。
統兵將校以彭城劉氏第一豪帥劉牢之為首,幾年征戰,積功封為鷹揚將軍。
只是朝中宿將大多對太傅之侄謝幼度領軍頗有微詞,以為此等“不經事的少年”,非要喪師辱國,一敗塗地不可。
杜先生附和道:“郗公子所言不虛,大吳雖名將輩出,智勇雙全。然則北漢軍勢大難傾,百萬之眾旌旗千里,水陸並進、舟師齊發。北漢主挾泰山之勢而來,終不易與哉!”
眾人正自躊躇難安,忽聞門外腳步聲來,未見其人先聞其聲:“眾位賢兄好小氣,喝酒也不叫我宋演的嘛!”
一人推開門大步而入,言罷自顧自坐在劉勇之旁,拿起酒肉先大嚼痛飲起來。
劉勇笑道:“阿明哥,你這幾日又去哪裡快活去了?小弟我可是想找你喝酒,難尋其人啊。”
宋演未及答話,郗公子先道:“昌明,今日特邀杜先生在此,為我等談述北軍南侵之事。你來的剛好,正想聽你有何高論呢!”
劉勇對宋演宋昌明笑道:“杜先生說北漢主蒲剛帥百萬大軍,不日南征,長江天險不足為恃,大軍投鞭就可斷流。怕我大吳有亡國之危吶!”
劉玉佯笑著接話道:“昌明兄整日博錢鬥毆,哪有閒心管這些軍國大事?怕是巴不得北漢軍滅了江東,賭債就不必還了吧!哈哈哈……”
劉勇怒道:“劉玉,你小子懂個屁,阿明哥又沒欠你錢,你瞎說什麼?”
劉玉梗著脖子道:“瞎不瞎說,自有公論。劉勇,恐這京口城中也就你每日跟在他身後,奉若神明,比孝敬父母還用心。”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宋昌明不理會劉玉,也止住了劉勇,淡淡笑道:“這北漢主蒲剛南征,我也略聞一二。依我看來,北漢破滅,蒲剛身死,正在今日。”
眾人聞言驚愕不已,大都以為宋昌明危言聳聽,譁眾取寵。
倒是那杜先生忍不住道:“這位宋公子,在下可曾聽錯?你說那北漢百萬之軍南征,蒲剛傾國之力而來,會身死國滅?”
劉玉道:“杜先生不必介懷,這位宋兄整日好發大言,睥睨世間英雄。狂悖不知輕重而已,不值一哂。”
宋昌明壓了壓劉勇臂膊,阻止他叱罵,仍從容笑道:“大凡軍國征伐,必定要內部齊心向外,使無後顧之憂。然則北漢數年間滅趙吞涼,使異族之人居於關中,將本宗同族分散各地。又對鮮卑降將皆委以重任。
“北方百姓苦於戰火不欲出征,朝堂之上將相文武都以為不可連年大動刀兵,以征伐我大吳有道之國。北漢主獨排眾議,志驕意滿以為天下輕易能平。往日東征西討,所向披靡之時必然能威壓眾人,一旦鋒芒受阻,北方士卒受困於南方水澤之鄉,必定眾叛親離。
“到那時,外有強敵迫後,內有鮮卑異族窺伺在側,百萬之軍群龍無首,倒戈相向。試問蒲剛如何不身死國滅?”
杜先生面露難色,勉強應道:“北國朝堂之事,在下也僅略有耳聞,不想宋公子竟然知之甚詳。若果真如公子所言,倒也勝負難料。只是……漢主文韜武略,深得眾心,即使異族敵國之臣,皆優渥禮遇。懷柔撫遠,威望正隆。宋公子所言眾叛親離恐怕不足信吧!”
宋昌明一笑置之,自顧自飲酒而已。
上席郗公子正要搭言,話未出口猛聽樓下一陣腳步聲起,吆喝著衝進來十數名身著玄色褲褶戎服,腳踩麻屩,頭戴平上幘,手提長刀的軍士。為首一人三十來歲,面容冷峻,環視一週,眾人無敢言語者。
來人用手指了指上首“杜先生”,喝道:“奉命緝捕敵國密探,拿下!”十餘人一擁而上,將“杜先生”捉小雞一般提至門外。
杜先生急忙向郗公子呼救:“公子救我!在下冤枉,郗公子請在下來此赴宴,如何卻被當密探緝捕?”
郗公子名郗暉,本是前朝顯官之子,他家也曾是一流大族,“東床快婿”就是祖父當年為他姑母選親。
如今先父亡故,家族稍趨隱沒,故而在官場不甚如意。他索性辭官不做,在家鄉做個富家子。
此時見杜先生被擒,惶然起身道:“你等是何人所派?為何誣我座上客人為北漢密探,可有實據?”
為首之人冷冷道:“奉冠軍將軍謝使君令,緝捕北漢國密探。如有阻撓者,以同謀論。”言罷,再掃視一遍在座眾人,轉身下樓而去。
以郗公子為首皆目瞪口呆,半晌不發一語。
宋昌明起身,拍拍劉勇道:“眾位賢兄,在下先走一步。告辭!”
說完頭也不回離去,留下眾人或悵然若失,或恍然大悟,終究不能繼續扮名士風度,陸續散去不提。
喜歡八關鎖鳳邑,公子褐裘來請大家收藏:()八關鎖鳳邑,公子褐裘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