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時間,大殿之中讚歎之聲不絕於耳。
驚歎連連。
乃至就連司馬昭陽,手中握著楚逍所擬定的“十年三步走計劃”,美眸之中也是異彩連連,驚為天人。
她一直以為,天下太平,楚逍便放鬆警惕,開始忘乎所以,縱情聲色。
卻是沒有想到,楚逍心思敏捷,早有準備,又給她帶來了如此巨大的震驚。
在治國這一層面,具備如此遠見與才識。
堪比,天人在世!
震驚之餘,司馬昭陽不由得微微側頭,前所未有的,細細認真的打量起楚逍來。
“藏拙二十年,扶風如鵬起,楚逍,你到底,是什麼樣一個人?”
“是冷酷殘暴的不敗軍神?”
“還是文曲星下凡?”
“亦或者,全都不是?”
司馬昭陽眼波流轉,心中頓生出了無限的好奇。
而在這時,一連串的稱讚聲中,一道不合時宜的驚疑聲卻是突然響起。
“咦,這興農水利興國之策,固若巧若天書,可似乎...依舊有些缺漏。”
黃玄齡緊皺著眉頭,似乎看出了什麼,略有些疑惑。
他倒不是有意為之,也不是刻意的抬槓,想要找回面子。
而是,楚逍擬定的諸多策論,的確是強國的不二之選。
但要完美的實施推行,卻也並不是那麼容易的。
無論是興農,亦或是興建水利,獎勵農耕,其中,都必然涉及到一個問題。
那就是必須有難以計數的錢財來支撐。
楚逍平定五州,更有司鹽署製作細鹽,他倒是不擔心楚逍財力會有所不足。
只不過,涉及到錢財,這其中門道可就多了。
正所謂財帛動人心,這些政策推行的同時,難保不會有人從中謀求私利,監守自盜。
畢竟,官場魚龍混雜,良莠不齊,這樣的事情,也並不是特例,還是十分常見的。
而如此一來,楚逍這些治國良策想要真正施行,造福萬民,難度可不小。
黃玄齡倍感頭疼,不由得朝楚逍投去了問詢的目光。
對此,楚逍早有預料,他猜到了黃玄齡心中的想法,直言不諱道:“不錯,而這,才是本王今日要與諸位商議的大事。”
今日他提出的諸多問題,說到底,便是出在制度本身。
大魏施行分封制,藩王割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