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那日,本來說好一同前去的之曼,中途突然改了主意,只說要留在城中學做菜,等依白回來,讓他吃上一頓美味。依白拗不過妻子,只得妥協,萬般小心地囑咐之曼注意安全。阿傘看不透之曼的用意,她明明已經和她說明白講清楚了。
臨出發前,阿傘提議懸賞請人護送,讓依白留下來,被依白和之曼一齊拒絕了。最後,依白和阿傘一齊離開了魔修城,直到依白再次回到這座魔修城,只看到滿院的寂清。
趙律是在南沙城和依白二人接頭的,三人再次相聚,自然是好好喝了一場酒,吃了幾盤肉。敘舊過後,依白拒絕了趙律的挽留之意,立刻動身往回趕,一日不見如隔三秋,他剛離開魔修城就已經開始想念妻子,現在到了南沙城,思念早已氾濫成災。
趙律不是隻身來到南沙城的,同他前來的,還有他的師傅。
趙律的師傅叫溫白毫。
白毫銀針,是茶中的極品。
與趙律一般,溫白毫是個溫文爾雅的美男子,但氣質卻更甚與趙律,是骨子透出的文人氣息。雖顯蒼老,卻眉宇間仍然可見年輕時的英姿與清雅,但臉上卻是有些病態,似乎是受過重傷。
溫白毫初見阿傘時,便微微傾身一拜,行了個謝禮。阿傘哪裡敢受,先不說溫白毫是高階修士,他亦是趙律的師傅,這一禮,她是萬萬受不起的。阿傘趕緊偏開身子,沒有接受溫白毫的拜禮。也是這個時候,阿傘才知道當初自己借給趙律的紫晶,竟是救了溫白毫一命的稻草。
趙律趕緊上前。道:“師父,道謝之禮,徒兒可以代為行之,您不必拘禮。”
溫白毫搖了搖頭,道:“受人之恩,怎能讓他人代謝。既然容與師妹不願受禮,白毫只能盡己之力報恩。日後師妹有事。師兄必當助之。”
溫白毫稱阿傘為師妹,讓趙律的笑臉僵了起來,阿傘瞧見。心下偷笑,但對於溫白毫,阿傘是徹底敬佩起來,此人當為君子。雖然如今的修仙界。修為的高低已經成為約定成俗的輩分劃分之道,但仍然亙古傳承下來的長幼先後有序的世系次第。仍然有不少修士在遵守著。
“溫師伯,您還是稱我為師侄吧,我與趙律已以師兄妹相稱,您是趙師兄的師父。我萬萬擔不起一聲師妹。”
阿傘話落,趙律就知道自己慘了,果然。下一瞬間溫白毫不贊同的目光就看了過來,“你怎麼能和容與以師兄妹相稱。如今你已是高階修士,你難道也要改稱師父一聲師兄嗎?”
“徒兒不敢。”趙律是欲哭無淚,修仙界什麼輩分都可以亂,唯獨天地君親師五樣,定下了絕對不能更換,否則便是大逆不道之說。
最後,溫白毫不稱阿傘為師妹,只叫她的道號,同時勒令趙律不許再稱呼阿傘為師妹,至於趙律聽不聽這話,這事鬼都知道。
溫白毫和趙律知道了阿傘正在被人追殺,無均門的大數修士都是極度護犢子的,有他們二人在,吳炯若是敢出現,別說脫層皮,骨頭怕也會被抽出幾條。
陳中琪這個孩子倒是頗得溫白毫的喜愛,見陳中琪頗有慧根,很像趙律小時候,溫白毫為人師表,牽著陳中琪給他講起了佛經,佛是三千大道的一種,道與道之間多有互通。陳中琪聽得入迷,溫白毫也教得有味。
阿傘和趙律相視一眼,悄然離開了。
“趙律,你師傅怎麼會到這南沙城來?”
“師妹,這才離開客棧,你就不叫師兄了,這叫為兄有些傷心啊。”趙律笑道。
阿傘挑眉,她早看不慣趙律拿師兄的身份做臺子,老是長她一輩的模樣,便道:“可我覺得…稱呼你為趙師侄好像更合適啊……”
趙律輕笑,用書卷擋住臉,道:“我們還是去喝喝茶吧,好久沒喝茶了。”
阿傘見他沒敢應招,自然生出自己終於制住這小子的想法,心下也高興,愉快地同意了趙律的邀約,往南街的一源茶樓走去。
“說來還沒有正式的謝過你,當初多虧了你的紫晶,才拿到破嬰丹,讓師父多了五百年的壽命。”趙律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