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布衣小書生 > 第四百一十二章 爭鋒相對

第四百一十二章 爭鋒相對 (第1/2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冥王逼嫁:驅魔少女,Go! 紅樓後續 渡邪錄:翡翠夢境 太歲官婿 大唐第一臣 水滸大潑皮 北胤前傳 八關鎖鳳邑,公子褐裘來 最強猛士之漢末崛起 布衣小書生 抗戰之扞衛者 大唐:從為李二批命開始 大唐:開局熊孩子,舉報親爹李二 三國之重生劉莽 宋吹 奇門現代錄 謀略南陳 裂石響驚弦 三國之執掌天下 漢末滴血

乾熙帝話音剛落,群臣交頭接耳,議論紛紛,但哪怕對大莽使者殺人一事有意見,誰也不敢第一個站出來。

畢竟大莽使者殺人一事,地點在京都,影響惡劣至極,於情於理都應當抓拿歸案,以儆效尤,要不然不僅僅會引起百姓的眾怒,而且還會有損大乾王朝的國威。

但眼下這等情況,若是大乾直接將人抓拿歸案,必定會引起大莽使者團的不滿以至於抗議,進而引起邊疆的動亂,這也是下方的群臣不敢輕易開口的原因之一。

乾熙帝俯瞰著偌大的金鑾殿,從殿內到殿外,下方足足站有數百人,話說這些人可都是大乾王朝的大臣,說是大乾王朝的頂梁支柱也不為過。

可唯獨就是這些人,如今面對大莽使者當街殺人一事,除去東方和一小部分人,其餘大部分人皆表現出唯唯諾諾,膽小怕事。

凌雲在角落裡看著朝堂上的一幕,心裡五味雜陳,感慨諸多,都說弱國無外交,落後就要捱打,這句話不論到了什麼朝代,沒有強大的軍事,只能淪落至被人欺負的地步。

他只是一個從六品的翰林院修撰,按品級來說不過只是個小嘍囉,就連在朝堂上連說句話的權利都沒有,又怎敢對這些人,對這件事評頭論足。

要說心裡話,覺得大乾就應該拿出強有力的手段,不要一遇到大莽的事,就選擇忍氣吞聲,委曲求全。

只不過看這些大臣,琢磨大都是貪生怕死之輩,要不然也不會面對大莽使者的刁難,每年都選擇花錢買平安,就連兵部,都不敢出聲呵斥,更不要說派兵回應。

這種軟弱無力的手段,換來的只會是一次比一次更為嚴重的羞辱。

就好如大乾是他們大莽圈養的綿羊,膽小怕事,軟弱無能,只要他們大莽有需求,就會向大乾發難,進而索要好處,這便是大莽一貫的作風。

而大乾的回應,一開始頑強抵抗,不屈不撓,不甘於被大莽屈辱,只是這種抵抗大莽的現象並未持續多久。

十二年前,大乾突然一概往日固守城池的做派,由兵部尚書於建安欽點十萬精兵討伐大莽,在京城誓師,想要雪恥大莽,進而收復失去土地。

那時候乾熙帝剛上位不久,正值青年,自然也是野心勃勃,想要在戰功超越先輩,一飲舊恥,於是兩人一拍即合,就有了那場最為聲勢浩大的北伐。

只是誰也沒想到,氣勢洶洶的北伐,剛到邊關,第一戰卻慘遭大敗,面對大莽騎兵的橫衝直撞,北伐軍隊根本無力抵抗。

特別是站在平原上的北伐軍隊,沒有限制騎兵的辦法,以至於只能淪落為大莽騎兵的刀下亡魂。

三軍統帥於建安戰死,北伐軍隊兵敗如山倒,十不存一,只剩不到幾千人逃回關內。

北伐軍隊慘遭屠戮,自此大乾群臣風向大變,無人敢言戰,乾熙帝也因此一蹶不起,不再有想過反抗的想法。

只不過近年來,大莽賊子越發得寸進尺,倘若真如東方和所言,長期以往,大乾必將陷入不復之地。

要說東方和是誰,為何在朝堂上,一向對大莽不感冒?

這件事,還得從他一身談起,東方和師從於建安,也就是前兵部尚書於建安的徒弟,也正是這種身份,東方和一直以來,從沒有向大莽低過頭。

也許在他的內心深處,仍懷著一顆為師傅報仇雪恨的心,只是這些年來,無論他如何分析解釋大莽賊子的威脅,朝堂只有一種聲音。

那就是反駁他的聲音,因為自從失去燕雲十六州,大乾對大莽發現數百場戰爭中,每一次都是以大乾的失敗結束。

當然,也曾有過勝利,但那種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慘勝,根本不值一提。

久而久之,大乾群臣也就適應了,這種苟且偷安的賠款條約。

花錢就能買平安,花錢就不用打仗,況且花的這點錢,遠比不過打仗花的錢。

可有一件事,非常的奇怪,就說打仗的時候,大乾王朝國庫雖然不盡人意,但也沒有到俸祿發不起的地方。

如今不打仗了,國內一片安靜祥和,偶爾天災人禍,實乃常情,卻賦稅不簡單曾,按道理來說,國庫較之前相比,應當充盈一些。

可事實上就是,國庫不僅沒有充盈,反而越發空虛,就連官員的俸祿,都積壓好幾個月沒發。

上方乾熙帝見群臣遲遲不肯站出來,眼裡的失望一閃而過,畢竟看著自己的臣子們,遇事只會推脫或是打馬虎,換做是誰,心裡都會不舒服。

目光飄向左右相,以及兵部尚書,然而三人如同老僧入定,一動不動,顯然是對乾熙帝昨天的做法表示不滿。

再說何玉山原本覺得花十萬兩,既能保住烏紗帽,又能得到乾熙帝的稱讚,本是欣喜若狂,可回去之後,發現想要拿錢的時候,卻被家中的母老虎狠狠數落一頓。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