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氏望著她這黑黃的瘦臉蛋兒,嘴唇幾乎沒有潤色,眉眼盡是她的影子,不禁有些心疼。
她心裡其實也知道這些年苦了大娃了,每天任勞任怨辛勤工作,不管交與她什麼活,都能用心去做,不覺對她有些愧疚。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她自覺這些年對她們些個女娃是沒有什麼好臉色的,動手的次數也不再少。
這般一想不覺百感交集,心如刀割,畢竟雖然是女娃但也是自己懷胎十月生下來的一塊肉,打折筋骨連著肉。
自覺露出這樣的溫情稍顯不適,急忙道:“別晃神,手指頭還要不要了。”
凌雲在一旁看著,看著自家母親的變化,心想楊氏就是如此,刀子嘴豆腐心,說話的情商不高,說話鋒芒帶刺。
凌雲看著表面兇悍楊氏,怎麼看都覺著她心裡卻是最軟不過。只不過在子女親緣上,便不那麼親厚,畢竟不是誰都能看得出來她藏在深處的關愛。
剛吃過午飯,凌雲還未把不以後不用去學堂的緣由說出來,李川就上門了。
凌雲大概知道他此行的目的,內心有些憧憬,也許是對繼續讀書的渴望吧,但這種願景並不是那麼強烈。
李川來了,家人雖然不明所以,但也喜形於色,立馬將他迎進爺爺房間的客廳。
李川一進門,梁氏趕緊端茶倒水,之後就帶著媳婦和孫女們出去了,還順便帶走了好奇的凌雲只留下他爹,讓他扼腕不已。
“汝兒天質高明,當繼讀書,將來定得功名,但稍用功諸生必盡,亦或科出。若能登科進士,不特光宗耀祖,亦吾村之無上光榮。”
李川方才坐下,連茶還未飲就直接破口而出道。
見到村裡唯一的文化人這般誇讚凌雲,兩人自然是無比激動,喜笑顏開,久久不能平復。
“是以,汝兒蒙學已不可失,你們作何打算?”看著兩人欣喜若狂的兩人,他直接把凌雲已經啟蒙完成,不用再去他那裡。
當李川說凌雲蒙學已經完成時,兩人呆若木雞,不可置信,顯然是被他的話給震驚到了。
他們雖然知道凌雲聰明,很有天賦,但也不見得蒙學完成得如此神速。
別人家一年有時都學不會三本書,他們家四郎一個月就學完了。
有的人蒙學學了兩三年還沒學滿,就被先生轟出去了,他倒好三個月就畢業了。
其實讓四郎讀書這件事,凌大仁卻是從來沒想過的。讀書在他印象中,是那些有錢的鄉紳地主才做的事。
那些富有的地主們,早早就把他們的孩子送去啟蒙,不求求得功名,但求不成為敗家子就好。
畢竟只要不敗家,任憑其殷實的家境,便可保其一輩子吃穿不愁。
像他們這樣的普通人家卻是不成的,供養一個讀書人費錢不說,若是沒得一點功名,便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思及此,凌大仁便覺對不住鐵娃,但凡家中有些資財,他這般天賦也能有所施展。
若是平平庸庸也就罷了,一輩子大抵也平淡而過,可吾兒這般聰慧。
況且李川特意上門,自然也是希望讓他們繼續讓凌雲讀書的。
兩人相視,卻是沒有回答,李川知道他們的顧慮,自然不會刻意催促。
堂屋內,正在進行著一場關於凌雲命運的對話。
“這孩子有天分,能坐得定,是個聰慧的,不讀書可惜了。”
飲過茶的李川,一副不達目的不擺休地表情。
……
“家裡確實困難,村裡村外的銀子今年剛還清,現在可以說是無債一身輕,日子剛寬鬆起來呢。四郎若只是識字倒是花費不大,要是科考的話那就需要源源不斷的銀子,讀書,那得是十幾二十年的事啊,如今這家境怎麼供得上?不是我們不想,實在是沒辦法啊。”
凌大山很是無奈,他自然想供,這些天他想了又想,實在是尋不出一個來錢快的方法,怎麼看都覺著不切實際。
聽到凌大山唉聲嘆息,繼續說道:“況且我怕他以後讀書不成,農活不會做,說親都不好說,這不是毀了孩子嗎?”
“種地,種地,一輩子只知道種地,我們祖祖輩輩種地,到頭來種出了個什麼樣?倘若這孩子資質平平,倒也無事,但這等天賦,豈能埋沒,不覺兒戲嗎?”
李川勃然大怒,覺得凌大山簡直不可理喻。
其實凌大山也想凌雲繼續讀書,但是這事急不得。家裡的債剛還清,俗話說無債一身輕,家裡沒點積蓄哪敢繼續讓他進學。
喜歡布衣小書生請大家收藏:()布衣小書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