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你真心輔佐我,竭盡全力,甚至可能成為統領天下的王者!”二皇子頓時放鬆下來,緊繃的身體一下鬆弛。
心間尚存一絲希冀:“總歸還有轉機。”剛欲舒緩氣息,
卻又心頭一震。
被李旭話語中顯露的雄心壯志驚得全身微顫!雙目圓睜,
內心似掀起狂濤駭浪:
“這李旭竟懷揣如此吞併天下的野心,莫非他真欲統攬天下諸王?這是何意?”
滿面盡是不可置信之色。怔忡片刻後,
二皇子緊咬牙關,暗自思忖:“罷了,罷了。
他既抱此宏圖,又有這般實力,
還給我留下活路,此刻不歸順更待何時?”
理清思緒,即刻向李旭深深一揖,口中言道:“謝九主上!”自此,
二皇子心底徹底清除雜念與遲疑,誠心誠意決定投誠。
慶都城裡,人群熙攘,熱鬧非凡。大街小巷瀰漫著歡快的氣息。
一家茶館內,幾位文人雅士圍坐鹹談。那身披青衫的書生激動地講起:
“諸君可知,咱們秦王出訪北齊,竟開口索要二十座城池!這般氣概,實屬罕見!”
另一位手執摺扇的公子接腔道:“不錯,秦王風采卓絕,智謀超群,乃我慶國之福!”
旁側的老者撫須感嘆:“想我慶國今日繁榮昌盛,皆因有秦王這樣的豪傑!”
市集之上,一農夫放下肩挑重物,
對身旁夥伴道:“聽聞秦王在北齊威震四方,令北齊人不得不折服,替我慶國掙足了臉面!”
同伴連連點頭,滿臉自豪:“正是,有秦王在,我們的日子定會愈發美滿!”
一家商鋪內,掌櫃與夥計們亦在熱議。
掌櫃笑言:“秦王如此英勇,我慶國日後生意必定愈加興旺,我們也跟著受益!”
夥計們附和道:“對呀,慶國日漸強盛,咱們生活更有指望了!”
一名鐵匠揮錘吆喝:“秦王確實厲害,他護佑慶國,誰還敢來侵擾!”
身旁學徒滿臉漲紅,興奮喊道:“是啊,我們要打造更多精良武器,助秦王一臂之力!”
街頭巷尾,不論文人商販、農夫工匠,人人喜形於色,
熱議秦王功德,為慶國崛起倍感驕傲。
忽而有人高聲呼喊:“秦王殿下駕到,快去瞧!”眾人聞言,忙問:“真的?在哪?”此言如火種點燃激情。
霎時萬人出動,奔向城門方向。李旭跨乘高頭大馬領前而行。
他含著笑意,親切地向兩旁歡騰的人群揮手,身旁左右分別跟著太子和二皇子。李旭意氣昂揚,而他們二人卻似隨從般陪侍左右。太子皮笑肉不笑,眼底卻掠過一抹妒意。他靠近二皇子低聲嗤笑:“不過一時顯赫罷了。”卻不料二皇子皺眉制止:“九弟何其出眾,今又功績斐然,太子說話需謹慎。”太子聞言一怔,內心憤懣難當。他冷冷注視二皇子片刻,冷哼一聲後退了些許,與二皇子保持一定距離。車隊威嚴地駛至宮門前,隨即傳來旨意,命眾人各自歸位報到,僅留李旭三人入殿覲見。
步入大殿,沉重的氛圍撲面而來。整座殿堂仿若被濃雲籠罩,空氣低沉得讓人窒息。慶帝端坐龍椅,面色陰沉如暴風雨前夕。
他瞪眼怒吼,聲音在空蕩的大殿裡久久迴響:“十萬大軍!”“整整十萬!北齊那邊只四萬兵力,我們怎麼就敗了?真是些廢物!”“北齊到底想怎樣?這是要公然挑釁我國嗎?”文武百官垂手站立,大氣不敢出。直至李旭三人入殿,才有人偷偷瞄向李旭,眼神複雜,有驚愕、震驚、激動,也有幸災樂禍。
忽然,一聲帶著怨恨的話語響起:“臣有奏!”眾人循聲望去,只見林若甫快步出列,俯身叩拜後直起身,目光如炬鎖定李旭,語氣嚴厲責備道:“臣參奏秦王殿下,行為囂張跋扈,草率殺人,擅自處死北齊國師,導致接收城池失敗!”此話一出,滿殿譁然。林若甫繼續沉聲道:“秦王此舉太過放肆!不但草菅人命,還私自殺掉北齊國師,這才令接收行動受阻。”“這般肆意妄為,不顧大局,實在令人痛惜又憤怒!”“若非你胡作非為,挑起北齊怨恨,我朝十萬大軍怎會慘敗?”李旭冷笑一聲,嘴角微揚,露出卿蔑笑容:“林大人,莫不是喪子之痛讓你神志不清?”林若甫被這句話氣得臉紅脖子粗,幾乎暈厥過去。這話說得極其犀利——滿朝文武都清楚,林若甫的兒子林珙正是死於李旭派來的刺客。儘管現在尚無確鑿證據,此事成了一筆糊塗賬,但大家都心裡明白。
諸人皆知此事終將石沉大海。
畢竟 ** 死了一個兒子,而宮中長公主已亡,至今仍懸於監院待查,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