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還有一事,我推測這隨從極可能是宦官。”
司理理聽後大驚。
“不可能吧?他身材魁梧,說話聲如洪鐘,怎麼看都不像是宦官!”
老僕聞言笑言:“老夫也是憑經驗揣度。雖說他氣勢非凡,但宦官的特徵還是明顯,走路或站定時的小動作,以及那張白淨無須的臉,都表明此人定是宦官無疑。”
司理理聽完點頭。
若那隨從確為宦官,那這少年必定是九皇子。
即便不是宦官,能以九品修為作隨從,光這一點便已令人震驚。能讓一位九品高手甘心為隨從的,除了皇子還會是誰?
要知道,九品高手的地位與常人迥異。
九品幾乎已是世上修者的巔峰,堪稱宗師之下無敵。
而宗師,全世界加起來不過四人,平日裡根本不會隨便出面。
只要宗師不出手,九品便是最強戰力!
如此級別的戰力,在北齊都是要被供奉的存在,別說與皇帝平起平坐,至少皇帝遇事也得尋他商議。
更別提將一位九品高手派給某位皇子當隨從了!
即便在慶國,這樣的用法也絕非尋常。
唯一合理的解釋便是,慶帝對這位九皇子的重視已達到相當程度!
“不對,還有別的可能。”
司理理沉吟著,眉梢微蹙:“這位九品高手,不一定是慶帝派遣,也可能是九皇子本人,或者他背後的力量,遠超我們的想象。”
老僕聞言雙眼驟然睜圓,猶豫道:“怎麼可能?這孩子看上去不過十歲,怎會有這般勢力?”
司理理卿搖螓首:“人不可貌相。而且,慶國局勢比我們預想的複雜得多,尤其是皇室,諸位皇子之間的爭鬥已是公開的秘密。”
“在這種環境下,各方為了生存都會拼命擴張勢力,所以無論發生什麼情況,都是意料之中。”
說到這裡,司理理已理清思緒。
想到剛才九皇子裝瘋賣傻、糾纏不清的模樣,她便恨得牙癢癢。
深夜裡,關於那位傳奇小公子的傳聞,在醉仙居悄然散開。
第二天正午,帝都上下早已風傳此事。胭脂鋪內,幾位夫人聚在一起,邊挑選脂粉,邊低聲談論這位神秘的小公子。
“你們聽說了嗎?昨日那個地方出了個小公子,年紀卿卿便能作佳詩!”
“是那個《錦瑟》的作者?”
“沒錯沒錯!詩寫得極妙!”
“可不是嘛,我還聽說他不過十歲,容貌俊秀,誰見了都要多看幾眼。”
“哈哈,我看你不是愛詩,而是傾心於人吧?”
“你胡說什麼!他那麼小,我只是欣賞他的才華罷了!”
“哦?看來你是真的對這位小公子動了情了?”
“哼,不理你們了!”
幾位夫人低聲笑著爭論,即便那地方在她們眼裡汙濁不堪,但公子們的趣聞往往由那裡傳播開來,偶爾聊聊也不足為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