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靜把家長請走,就是為了讓所有的學生做一些遊戲,免得家長看見了不務正業。
做遊戲的目的很簡單:在寓教於樂中打破這些學生思維的枷鎖,放飛思維,拓寬眼界,挑戰自我,以求改變!
做遊戲就是為了讓大家明白一些道理,並把這種創新思維帶到學習中!
“我們大家先一起做個遊戲,好嗎?”吳靜發出提議。
很多培訓的同學一愣,吳靜把“刺頭”收拾的服服帖帖,又露了一手空手劈磚的絕活,很多同學不敢吭聲,都不由自主地顫慄,有點甚至膽顫心驚。
這些吳靜都一一看在眼裡,所以決定做做遊戲,活躍一下氣氛,讓大家放鬆一下。弦不能繃得太緊,這就就叫做恩威並施。
“好哇,我最喜歡做遊戲了!”葉曉帶頭叫好,並鼓掌,其他同學才反應過來,也鼓掌!
“首先我們大家一起來做一個遊戲——就是《穿越a4紙》。”完,吳靜拿著一張a4紙和一把剪刀,朝大家亮了一下:“這就是遊戲的道具!”
大家一下子愣住了,不是自己聽錯了吧。
有同學舉手。
“你請。”吳靜對於這樣有禮貌的同學很客氣。
這位同學很吃驚地問道:“老師,你的是要從這張紙中穿過去?”
“是的,還有什麼疑問嗎?”
“這怎麼可能?”
“老師可以把紙撕開嗎?”又有同學舉手提問。
“不可以,這個遊戲的規則就是——要求大家從一張a4紙鑽過去,並且不能將紙撕成兩半。”吳靜很耐心地解釋,然後又問:“大家能不能開動一下大腦,想出個好辦法。”
就在很多人都認為這是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正在議論紛紛的時候。葉曉舉手:“老師,我來試試!”
“好,葉曉同學來試試。”吳靜鼓勵道。
葉曉走上前,拿過白紙和剪刀。
“葉曉同學,用剪刀的時候要注意安全,不要傷了手。”吳靜提醒注意事項。
“謝謝老師,我會心的!”
葉曉先將紙對摺,從閉口處開始剪,剪出一厘米寬條狀,但並不剪到頭,以免把紙剪斷,等到了開口處,留一厘米的位置,剪刀開始調頭,沿著對面開口處垂直向上剪,挨著邊再剪出同樣寬的一條,同樣是不剪斷,始終留一厘米的位置。然後旋轉著剪紙,以此類推,直到剪完,最後一條要剪在開口處這一邊,然後開啟,就成一個大的紙環了。
很多同學目不轉睛地盯著看,直到最後,才恍然大悟!
然後一個同學趕緊上來輕輕拿著紙環的另一端,葉曉拿著一端,兩人手持著大紙環。
在震驚中,其他同學手牽手,低下頭,魚貫地穿過大紙環,最後換人,葉曉和這位同學也穿過紙環。全部穿過a4紙。
“大家都來自己對這個遊戲的感想和體會!可以暢所欲言。”吳靜啟發大家開動腦筋。
“開始時大家都覺得這件事不可能,後來葉曉想辦法就做到了。”
“凡事都要多動腦筋,這樣才能把不可能的事情變成可能。”
“老師,我來。”一個男孩舉手,得到允許後,:“讓參加遊戲的所有同學,要求將身上的所有硬物去掉,就是為了解除包袱,輕裝上陣,順利過關。”
大家討論得很激烈,甚至有些爭論,吳靜用手做了一個下壓的動作:“大家都靜一靜!”底下頓時鴉雀無聲,吳靜這時做總結:“大家都的不錯,這明大家都在積極參與活動,都動了腦筋,各加一分。這個遊戲的目的就是讓大家打破原有的思維,將現有的、可用的資源合理地利用,並不斷擴大。在學習中,我們就是要創新!敢於打破。雞蛋從外部打破是食物,從內部打破是生命。人,從外部打破是壓力,從內部打破是成長。”
見大家都在很用心地聽,葉曉還在本子上記筆記,吳靜又鼓勵道:“好記憶不如爛筆頭!大家就要像葉曉同學這樣,把很多好東西,及時記錄下來。我們就是要改變原有的觀念,就是要改變可以改變的一切,如果不能改變的一切就學會去適應它。”
下面又是一片掌聲,吳靜再次用自己的魅力贏得大家的尊重!
……
“我們再一起做一個遊戲好嗎?”吳靜二次提議。
“好!”全體響應,畢竟都是一些真的同學,哪怕很調皮,都喜歡做遊戲,玩是性。
“這個遊戲的名字就蕉無敵車輪》,是一個團隊協作的比賽遊戲。”吳靜拿著道具:“我提供的只有報紙,剪刀,膠帶。要靠大家的智慧和團隊的協作,並走完規定的這一段不容易的路程。最先到達終點的團隊獲勝!”
在葉曉的帶頭下,大家開始用膠帶張貼報紙。一共製作了五個大的封閉式大圓環,一個可以容納十個人左右。
吳靜開始強調這個遊戲的規則:“大家十人一組,將圓環立起來,全隊成員站到圓環上邊走邊滾動大圓環。不能把圓環弄斷,每組成員都要站在圓環內,五組同時進行,大家協調配合,那一組先到終點為勝。都聽清楚了嗎?”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聽清楚了!”聲音洪亮,整齊劃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