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年,市食用菌推廣站每個村跑著推廣。
農民根本種不出來。
不過。
易飛小小年紀,有志於農業科技,也是值得肯定的。
“易飛,有志氣,好好讀書,將來上農業大學,致力於農業種植研究,對國家的發展做出貢獻。”
不管怎麼說,總得鼓勵一下。
畢竟,願意搞農業的年輕人不多。
農村出來的學生都不願意考農業大學。
省重點農業大學的分數線都沒有普通大學分數線高。
臨東市農業大學招生只能靠調劑來的學生,過本科線就能上。
“關副府長,我的意思是說我短期內就可以建蔬菜大棚,短期內就可以種出食用菌。”
他聽出關副府長的意思了。
他以為自己要慢慢研究啊。
真這樣的話,確實是一個痛苦而漫長的過程。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易飛早研究過了。
不能這麼說,是無數人早就研究過了。
前世,易飛在97年離開深市。
在北江省的一個飯館結識了退伍軍人劉武。
兩人在津城城郊承包了十個蔬菜大棚,種植蔬菜和食用菌。
大棚是國家推廣的專案,有技術人員專門培訓。
易飛種了五年的蔬菜和食用菌,北方常見蔬菜和食用菌他都能種植。
五年後,由於大棚所在地被開發。
易飛去了一個專門建大棚的公司幹了五年。
劉武換了個地方繼續搞大棚蔬菜和食用菌種植。
易飛不但精通蔬菜、食用菌的種植。
他還精通建設大各種大棚。
雖然後來他不再幹這個。
但周書文喜歡吃新鮮蔬菜,他們每年都要很多次去劉武的蔬菜基地,有時候甚至在他哪住段日子。
對最新的大棚包括玻璃溫室,他並不陌生。
甚至無土栽培都很精通。
易飛還能設計出自動轉簾機、大棚草苫機、冬季保溫劑、黑白膜等各種和大棚蔬菜種植有關的產品。
現在,只要有錢有地。
今年冬天就能種出蔬菜、食用菌。
易飛的計劃裡除了那些卡bug的方法,比如股票認購證、比如煤炭、比如稀土、比如網際網路、比如比特幣等。
還有很多具體專案的。
真要做實業的話,還是做他熟悉的。
他看好的農業科技。
一直是國家支援的專案。
民以食為天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