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飛兩世還是第一次聽說。
趙家和奶奶原來有如些深的淵源。
難怪。
趙秋城對易奶奶、對馮爺爺和對父母一樣尊重。
難怪。
趙秋城要接手福利院,在易家別院建一座兒童福利院是譚爺爺的遺願。
離吃飯還有段時間。
趙秋城談興正濃,“易飛,上次你把牛皮紙賣給煙花爆竹廠的思路挺好,現在有沒有別的好思路。”
好思路,肯定是有的。
易飛並不是敝帚自珍。
趙秋城多掙些錢也是好的,他在用心經營福利院。
但總不能跟他說。
未來某某年去幹什麼,某某年去哪個地方搞房地產,某某年去挖煤,某某年退出。
這樣說的話是不是有點太令人不可信?
慢慢提示趙秋城倒是可以。
易飛想了想,“趙總,你參加過展銷會嗎?”
未來十年,開展銷會跟撿錢差不多。
趙秋城無論在臨東還是在省城州城都有人脈,舉辦展銷會輕而易舉。
一年舉辦幾次,收入還是挺可觀的。
趙秋城思索一會,“你的意思是讓我舉辦展銷會。”
展銷會他當然參加過。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他也瞬間明白了易飛的意思。
趙秋城學問不高。
天生對商業比較敏感。
“如果趙總年底在臨東舉行個年貨展,就在臨東展覽館,展覽館地上三層,地下一層,弄幾百個展位沒問題,舉行十天,展位費加門票收入,純收入一百多萬沒問題。”
易飛說道:“展銷會帶動地方經濟發展,一般會得到當地市府扶持。”
市府都不一定收他展覽館的租費。
趙秋城興奮地說:“這個主意好,我在青江有紡織廠,如果來一些服裝廠,我還可以拿到一些訂單。”
他以前參加展銷會,一是瞭解相關產品的發展。
二就是拿一些訂單。
鄉鎮企業並不在國家計劃中,想發展就得靠自己。
如果把周邊的服裝廠都弄到臨東來。
很多問題還不好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