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五月,洛陽。
這些日子,曹丕的心情還是挺不錯的。
江東孫權,對吳王的稱號十分上心,已經讓使者前來稱藩上貢。並且在曹丕使節前去冊封之前,就將善意給獻上來了。
很大的善意。
當初荊南兵敗投降的于禁,和他兩個部將浩周和東里袞,都被孫權當成了取悅曹丕的禮物,送來了洛陽。
于禁,是讓所有曹魏臣子都覺得可惜的將領。
在魏武帝時代,他與張遼、樂進、張合、徐晃俱為名將。每次征伐,不是用為行軍前鋒,就是用為後拒,戰功累累。而於禁持軍嚴整,繳獲來的財物從來不會私藏,因此魏武帝對他的賞賜非常重;掌控兵權也是五人中最重的。
只是他也是最讓人忿怒的。
在屍山血海中爬了三十年,從都伯的職位做到了魏武帝最信任的外姓將領、唯一被授予“假節鉞”的督帥,竟然屈節投降了
誰都猜不透,于禁在投降的那一刻是怎麼想的。
難道這種百戰餘生的將軍,將一生的榮光都拋棄,只是為了苟活一條『性』命嗎
曹丕也猜不透,但他不打算去猜。
于禁回到洛陽之後,受到其他人的嘲笑;在朝會之上,卻得到了曹丕的善待。
當鬚髮皓白、形容憔悴的于禁,對著曹丕泣涕而拜的時候,曹丕很有人主風範的寬慰了他。還引古喻今的,說什麼荊南丟失非戰之罪,過去了的事情都讓它過去了什麼的。
在那個時候,朝中百官才猛然發現,于禁這位曾經“最號毅重”的大將,如今已經神態畏縮拘束,猶如沒有見過世面的老農。
唉
也挺可憐。
投降不光失去了名節,連為人的骨氣都失去了。
朝中百官們,都是這麼想的,然後就對曹丕大加讚賞。
曹丕以于禁舊日的功勳,任命他為安遠將軍,還當場就安排了任務充當此番江東稱臣的使節。
真乃仁厚之主也
百官都是這麼誇獎曹丕的。
曹丕不但沒有記于禁之過施以懲罰,還繼續很信任的委以重任。這樣的心胸,怎麼能不讓人誇獎呢
怎麼不能讓臣子們覺得,理應誓死報效呢
至於後面曹丕繼續說,讓于禁出使江東之前先去鄴城拜謁高陵,也沒人在意了。
不管怎麼說,于禁都曾經是魏武帝的心腹愛將。現在回來了,去魏武帝的陵墓前拜謁一番,也是應該的。
但是呢,當感恩戴德的于禁,到了鄴城拜謁魏武帝陵墓的時候,便羞愧難當。
原來曹丕早就讓人,在魏武帝的陵墓園的屋子裡做了些壁畫是荊南被江東所奪、張南不屈戰死、于禁屈尊降服之狀。
于禁當場見到了以後,無地自容,歸來洛陽便一病不起。不等曹丕安排出使江東的事務完畢,就一命嗚呼了。
朝野對此,一片譁然。
正所謂士可殺不可辱也
于禁雖然有錯,但之前也有功。
曹丕若是記過不記功,直接歷數于禁戰敗失土、投降失節的罪名,將於禁殺了也沒有人說什麼。畢竟那是律法明明白白標寫著。
但這樣表面寬慰,暗地裡卻將人羞辱之死,那就太過分了
用當下士人的價值觀來看,曹丕的做法陰狠如同小人這種狹窄心胸、狹小器量,連個黔首百姓都不屑為之。
而身為天子的曹丕,竟然做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