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冬十二月。
漢中之戰,在曹軍軍糧難續之下,落下帷幕。
他將曹軍都撤出了武都郡,只留夏侯霸駐軍在大散關處,還讓陰平氐王強端帶著族人,前往關中陳倉繁衍生息了。
陰平氐王強端,不得不遷。因為曹老大這是為了他好。
武都郡,是隴右與蜀中的通道,只要有一個曹軍兵卒在,馬家軍和張魯軍就不可能停止這場戰爭。
而他既然已經明確站隊到曹軍那邊了,不走的話,馬家軍肯定要去攻打的。
陰平郡,位於武都郡的西邊。他被攻打的時候,曹軍隔著個武都郡,就算想去救援,趕到的時候都是焦土一片了。
張合則是變成了街亭的督軍,因為曹真回長安駐紮了。
他是接替夏侯淵,暫代關中都督之職。夏侯淵因為身體不適,便被曹老大半是命令、半是勸說,帶回去了鄴城休養一段時間。
曹彰部更是直接被調往去了河東駐紮。
也就是說,曹老大給馬超和張魯,一個很明顯的訊號:在未來數年之內,曹軍兵鋒的方向,將變成劉備,而不是再兵出關中。
的確,曹老大與劉備的矛盾激化了。
在曹軍的治下,連續發生了兩起心向劉備的叛『亂』。為了曹魏長治久安的考慮,曹老大首要減除的勢力,就是漢室苗裔。
而且呢,曹老大釋放的善意,還表現在行動中。
他上表朝廷,給馬超封了個鎮西將軍;張魯為大漢的右將軍。
好嘛,戰爭之前,還上表說他們是叛賊呢!戰爭結束了,就變成了同殿為臣的大漢棟樑了
馬超和張魯,還挺開心的,直接上表謝天子劉協之恩,還破天荒的讓使者帶了些土特產,獻給劉協和三公九卿們。
因為他們不想,也再難堅持和曹軍再打一次了。
不只是軍糧。
對於馬家軍而言,涼州、隴右和蜀中,因為這場大戰,財物糧秣都變得一空二白。糧倉之中,老鼠進去了,都得傷心得掉下眼淚離去。
更慘的是,軍中戰死的、傷殘的,將整體實力下降了一半。
再來一次漢中之戰,馬家軍還真的不堪重負!
張魯軍,也差不多。
漢中雖然一直糧秣頗豐,但也架不住,誤了農桑和多了龐統帶來的一萬多大肚漢啊!一個軍中廝殺漢子,在戰時的吃用,比閒時三個農夫都能吃!
更別說各種軍械、衣甲的消耗了。
張魯在戰後,清點庫存的時候,也難過得差點犯了心絞病。
嗯,他不知道的是,讓他更加難過的還在後面。
曹軍退出大散關之後,龐統和馬超見了一面。
不光是清點此戰的得失,還密謀了一夜。
他們達成了一個共識:想在未來繼續抵禦曹軍,單憑蜀中的出產,是支援不了大戰消耗的。如果漢中姓馬了,那應該就可以了。
反正此次大戰,沒有馬家軍的幫忙,漢中早就易主了不是?再說了,曹軍明明是攻打漢中的,結果馬家軍的兵卒死傷得更多!
這叫什麼事!
既然漢中無論是不是姓馬,馬家軍都要出力,還不如讓它姓了馬呢!
不過呢,當務之急是安撫戰後的瑣碎,謀奪漢中這個事,得慢慢來。
有了未來的規劃後,已經有了些人主風範的馬超,當即就以新鮮出爐的鎮西將軍之權,給麾下封官及撫卹。
雖然他對鎮西將軍這個職位,不太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