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6年,腳步姍姍來遲。
對於已經沒有了雄心的劉璋而言。
世之狡狐陳恆,親自引兵駐紮在建平郡,也意味著他頭上頂著有名無實的益州牧職位,終於要變成歷史了。他也終於可以卸下肩膀上的擔子,不用日夜煎熬了。
雖然前來議事的黃權、費觀和董和等人,都在斷言,曹軍不過是在隔山打牛,威懾蜀中馬家軍和漢中張魯罷了。
他對此,不置可否。
只是輕輕地問了一句,“以各位之見,曹軍何時將犯我軍地界?”
然後,在場的人,都集體陷入了沉默。
沒有人膽敢斷言這個問題。因為數十里外的曹軍大營內,統帥是世之狡狐。以狡詐陰狠聞名於世的陳恆。
觀其掌兵多年,作戰皆是行詭道,經常出其不意。
在世人眼裡,越是不可能的舉動,狡狐反而越將它變得有可能。
劉璋一直都是很仁厚的,對臣子也是如此。
所以呢,他沒有繼續等著麾下人們絞盡腦汁得出個答案來。而是輕輕的,又問了一句,“我軍在白帝城,需要增兵否?”
這次,答案來得很快。都是是肯定的。
然後,新的問題就出來了。
從那裡調兵卒去白帝城?若是調走了防禦蜀中、漢中的邊界的兵卒,導致防務空虛,會不會就被敵人有機可乘?
若是新招募,那麼,這些兵卒該怎麼養?以如今的庫存,能養多久?
“哎”
又一次得不到回答的劉璋,深深的嘆了口氣。將自己臉上的惆悵之意,渲染了屋內所有人的心裡。
然後便在思索著,躊躇著,如何將投誠給曹軍,說得委婉一些。讓這些忠心耿耿的臣子們,更容易接受一些。
但是呢,他還沒來得及想好言辭,黃權卻先開口了。
他一直都手掌兵權,也是永安守軍的督帥。對劉璋提出的問題,他最有發言權的,也是必須要發言。
只是有些可惜,他的建議,並不是很好。
就是兩個字:死撐。
他覺得巴中的為今之計,必須要招募新兵卒去駐防永安,用足夠的實力讓狡狐不會發動戰爭。至於這些兵卒能養多久,那就縮衣節食供著吧。
能撐一天,是一天。
只要撐到在幽州的劉備、在隴右的馬超出兵了,巴中的危機就過去了。
是的,他覺得這兩位肯定要出兵的。
劉備作為漢室苗裔,一直以匡扶大漢威望來拉攏人心。曹『操』若是變成了異姓王,那麼,劉備就必須要出兵。
為了向世人證明,他劉備的心志。
而馬超,只要劉備出兵了,他就會出兵。
不是為了唇亡齒寒,而是劉備牽制了曹軍,就讓他對關中有機可乘。
這兩家出兵了,狡狐的兵力就算不調去支援,也會避免和巴中開戰。畢竟曹軍的底蘊再雄厚,都不能永不休止的三線開戰。
尤其是,在荊州之側,還有江東孫權虎視眈眈。
不過呢,黃權的話語剛落下,劉巴就提出了疑問。
他指出了黃權的提議,存在著變數。
幽州的劉備,上次在幷州的大戰,他已經損耗太多了!為了匡扶大漢的旗幟出兵,能出多少兵?
若是他的出兵,只是雷聲大雨點小,就會影響到隴右的馬超。關中之戰同樣損耗不少的他,看不到有機可乘的局面,是不會出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