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己吾陳家烏堡裡待過的廖化,與他一點都不見外的開玩笑了,那麼,是否也代表著,狡狐也即將事無鉅細的與他商討了?
不止於兵事?
嗯,不過,某得先將漢中之事辦得穩妥了先。
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秋七月,上旬。
魏興郡狼煙起。
處於兵力劣勢的曹軍,主動出擊。
老將黃忠,先是引本部兵馬出城,與安陽縣三十里外駐紮。又留狡狐之子陳仇守營寨,自己則是帶著一千兵卒,時常跑到張魯部將扶禁、向存駐軍之地邀戰。
扶禁、向存守主將楊帛之令,堅守不出。
而黃忠便卸鞍下馬,於營前,讓兵卒做盡辱罵、挑釁之事,視敵軍於無物。扶禁、向存大怒,鳴鼓率兵出戰時,曹軍卻如『潮』水般撤退。
如此反覆,每日上演。持續五六日後,張魯軍不堪其擾,便向主將楊帛請示,求調動馬岱統領的西涼鐵騎,依仗馬速來破敵。
楊帛當即允之,親自趕赴子午谷出口,找馬岱商議出兵之事。
卻被拒絕。
理由是,他守著馬騰的後路,茲事體大,不能輕易離開。
還言之鑿鑿,說兵法有云:“將不可以慍而致戰”。指出曹軍此乃調虎離山之計,為了圖謀子午谷出口罷了。
勸說楊帛等人,堅守營地為上,不要因為憤怒而中敵軍計。
楊帛覺得有理,乃退而求其次。要求馬岱排程兩百西涼鐵騎即可,並且願意讓部將引五百步卒,與馬岱一起守子午谷出口。
然而,再度被馬岱拒絕。
以自己僅有五百騎兵,分散則無威力可言。又說馬家軍乃關西兵為主,多習長矛,戰陣與張魯軍各有不同,『揉』在一起反而會更難發揮戰力。
好吧,楊帛頓時大怒。
怒罵馬岱此舉,乃是欲儲存實力,不願意支援己方、協心同力破敵。
馬岱分辯,不能止。後,聽之任之,不做理會。
楊帛無奈,只得離去。
雙方不歡而散。
秋七月,中旬。
黃忠再次引兵挑釁,向存依舊前例,出營追擊。至半路,黃忠率軍掉頭回戰,早就伏兵於道邊的陳仇,也乘勢而起,前後夾擊。
向存見機早,引兵且戰且退,小敗,傷亡不過兩百餘人。潰敗回營後,不思己過,反而在怨恨馬岱不願派騎兵來助戰。
讓人去言,在楊帛跟前詆譭之。
楊帛心中亦對馬岱怨恨,又擔心向存之敗,會傷己方士氣,導致前方軍營不可守。便親率中軍趕赴而來,合兵一處抵禦曹軍。
此舉也讓得知訊息的法正,大為欣喜!
因為,楊帛部、扶禁和向存部、馬岱部,駐軍本來是呈現倒三角形,互為依託。但楊帛親赴前線,導致馬岱部陷入孤立。
張魯軍與馬家軍,雙方的營寨,相隔了近五十里!
彼此之間,馳援時間,大大加長。
也就是說,戰機已現!
&div>
喜歡曹魏臣子請大家收藏:()曹魏臣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