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記·祭法》有云:“天下有王,分地建國,置都立邑”。大儒鄭玄註釋曰:“建國,封諸侯也。”
在秦漢期間,封公,乃是封諸侯,就是建國。
天子劉協,在昭告天下的詔書中,封曹老大為魏公,也是如此。
曰:“君以溫恭為基,孝友為德,明允篤誠,感於朕思,是用錫君秬鬯一卣,珪瓚副焉。魏國置丞相已下群卿百寮,皆如漢初諸侯王之制。往欽哉,敬服朕命!簡恤爾眾,時亮庶功,用終爾顯德,對揚我高祖之休命!”
自此,魏國初建。
自古國之大事,在祀與戎。魏國既立,第一件事,就是建魏社稷宗廟。但是曹老大呢,就做了一件讓曹丕遍體生寒的事。
他竟然讓隨軍在揚州的曹植,倍道趕回鄴城,與曹丕一同主事建立魏社稷宗廟之事!
表面上看起來,好像也沒什麼。
都是兒子嘛,建立家族祭祖之事一起出力,也是應該的。
但是呢,對於曹丕而言,不亞於晴天霹靂!
自從曹昂故去後,無出的丁夫人,被陳恆勸回曹府繼續為妻,曹老大算是沒有嫡子的。
如今曹丕作為最為年長的兒子,被授權為五官中郎將、副丞相,在常理當中,應該是被當成嫡子來培養。
魏國建立了,也理應是世子!
也理應主持建立宗廟之事!
但是曹老大讓曹植也回來出力,就是向所有人都昭示了一句:他依然沒有冊立世子之心,曹丕與曹植一樣,都有機會!
如此一來,曹丕不急了才怪!
曹昂故去、曹沖天不假年,他方有機會繼承位置。結果呢,卻又多出了個曹植來。
人生,何其多艱也!
路,何其漫漫修遠兮!
去荀府弔喪結束後,帶著曹叡入住陳家烏堡的典滿,也證實了陳恆的猜測。
他在陳恆的書房內,直言不諱將曹丕如今的處境與擔憂,都和盤托出。還帶來曹丕的問計:“子初,事已急矣!汝以為,某當如何自處之?”
陳恆捏了好久的鬍子,在書房內來回踱步,神情有些煩惱。他並不是沒有答案,而是真不想做出建議。
主要是不想再多樹敵。
曹老大問封公之事,已經讓他在朝中多了一堆不待見的人。如今曹丕又問計,那麼陳群、司馬懿、吳質和朱鑠,這四個曹丕的心腹,當如何看待陳恆?
他們四個,才是呆在曹丕身邊出謀劃策、應對時局詭測的人!
而陳恆,則是領兵在外,為曹丕增加底氣、引為助力的人;或者是讓曹老大覺得立曹丕為世子,有利於基業安定的人。
雙方,分工本來就不同。
若是陳恆將內外之功,都攬全了,那四個人該怎麼如何自處呢?
會不會以後就湊在了一起,打壓陳恆、拖後腿呢?
畢竟,司馬懿可是和鍾繇是姻親,天然就對陳恆帶著敵意。有他在,隨意挑撥兩句,形成這樣的結果,太容易了
唉,難不成某今歲,是流年不利乎!
權衡了良久,陳恆心裡感慨了句,到底還是做出了建議。
無他,曹丕都讓曹叡住到陳家烏堡了,都讓典滿千里迢迢跑回來問了,怎能不給個答案。除非是,想讓曹丕覺得他不可依靠!
“虎頭,汝回鄴城後,告知丕公子,就說某覺得《春秋左傳》中,‘鄭伯克段於鄢’篇,尤其精彩。”
沒頭沒腦的,陳恆走到典滿的旁邊,壓低聲音扔下了一句話。
也讓典滿一臉的茫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