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山,是衡陽郡內山脈的起源。
得名於戰國時期。據《甘石星經》記載,因其位於星座二十八宿的軫星之翼,“變應璣衡“,“銓德鈞物“,猶如衡器,可稱天地,故名衡山。
衡山之北,水畔邊,周瑜獨身看著披著漫天星辰的山體起伏,一臉悲慼的沉默不語。
此處也是沅水與資水的交匯處,這兩條養育了無數荊南子民的河流,在此轉道向北,蜿蜒注入洞庭湖。
是的,周瑜率領的江東子弟,已經靠近洞庭湖了。
當年赤壁之戰後,江東就在洞庭湖修築了水寨屯兵,將此處當成進攻荊北與荊南的據點。在這個湖上,時常可見江東艨艟在巡邏。
只要再往東行走百餘里,就能得到江東水軍的接應,從而擺脫曹軍的追擊。
唉,想不到某也有一天,猶如喪家之犬!
周瑜回首,看著躺臥在青青草地上的兵卒,看著他們鼻鼾之聲大作,聽著他們在睡夢中偶爾發出一兩聲呻『吟』。
那是依然滲血的傷口,被夜間的蟲豸口舌『舔』的疼呼。
或者是反身不慎,壓到了傷口的痛苦。
每一聲沉悶的呻『吟』,都落在了周瑜的心頭上。如同有人拿著一把很鈍的刀子,在慢慢的來回割著心頭肉。
痛,不可言。
也讓他產生了一個很危險的想法。
若是此戰主帥,是伯符兄,而非孫仲謀,安至如此不堪乎?
是的,他想起了孫策。
那位臉上永遠洋溢著朝氣勃勃的燦爛笑容,讓人心甘情願為之效死的,讓他心悅誠服的,曾經的主公。
所以也得出了答案。
唉,伯符兄,為何天不假汝之年
孫策驍勇,銳氣十足。
每當臨戰,都喜歡衝鋒在前,將後方督戰、臨陣指揮之權交給他。他們兩個人,合起來就智勇雙全,讓敵人無懈可擊,讓敵人望風披靡。
所以能短短數年便得江東之地。
若是,三日前,他在後方督戰指揮,孫策率兵勇往直前,此刻,狡狐陳恆的首級,應該用石灰裹上了吧?
舉荊南之地,也被傳首而定了吧!
畢竟孫策的驍勇,更能讓江東子弟效死,比自己強太多了。
唉,可惜世上沒有如果。
周瑜收拾了心中的鬱郁,看著兵卒們,卻是才下心頭,又上眉頭。
三天的逃亡,他原先的千餘人,現今只剩下一半。
他當日選擇的撤退的路途,不是途經龍陽城,往益陽城的方向去找孫權會合。而是沿著沅水之畔,跨越衡山崎嶇的山道,借水軍之力橫渡洞庭湖,抵達長沙巴丘。
這是最明智的路線。
曹軍多為北人,善於平原之地作戰,一旦跨入南方的山路中,就會實力大減。光是折損在山中蛇蟲與瘴氣中的兵卒,至少得十之有一!
而且,原路返回途經龍陽城,等於穿行於荊南劉琦軍。他就算再傻,都不會讓江東子弟送入敵人的懷抱中。
但是呢,他低估了,狡狐對他首級的渴望。
甚於孫權!
曹軍典滿部一路銜尾追擊,一直追到他遁入到山區後,才因為速度跟不上,不得不放棄。但是也讓他折損了三百多人。
這些兵卒,都是因為身上有傷,行走不便而自願留下斷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