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里地,急行軍的話,需要多長時間?
文稷的答案是一刻鐘。
而一刻鐘,被內外夾擊死傷將有多少?
陳恆的答案是四百兵卒。
話說當文稷在小溪裡發現袁術軍衣服碎片後,便心道了聲不好,急忙勒令麾下使出吃『奶』的勁往陳恆軍所在趕。
他知道,在野外有袁術軍衣服碎片,意味著周邊還有一支袁術軍隊在遊『蕩』,更意味著佯攻城池的陳恆正處危險中。
他的預感是對的,所以救了陳恆一命。
當三更伊始,陳恆便命令麾下擊鼓,大肆鼓譟著攻城。完全沒有發現,雷薄率領的五百精兵已經『摸』到了他身後。
當顧燁、劉凱、張鷗三位軍侯都率領軍隊攻打到了城牆下,陳恆身邊僅有百名部曲加一個徐盛的時候,雷薄一舉從後方殺來。
所以陳恆就悲催了。
以有心算無心,以五百對陣一百,而且袁術軍都是精銳兵卒,可以想象的,陳恆方一觸即潰。若不是徐盛與劉鵬率領著部曲拼死阻擊,陳恆說不定就被拿走人頭了。
顧燁幾位軍侯聽到廝殺聲從後方響起,回頭一看,頓時亡魂大冒,急忙撤軍回戰。因為原先陳恆所在位置本是火把通明,此時卻是一片狼藉,連軍旗都被砍倒了。
只是攻城中,軍隊不是想退就退的,而且劉詳是名知兵之將。當顧燁等人後撤時,當塗城門也開啟了,劉詳軍率領著四百兵卒士氣如虹,隨後掩殺而來。
曹老大之所以讓陳恆來義成駐防,是因為他麾下兵卒都是新兵蛋子居多,沒有見過血,缺乏紀律『性』與死不旋踵的勇氣。
這一刻,這個劣勢無比放大。
當新兵們看不到自己主將的軍旗,後方又有追兵,馬上就六神無主,遵照著本能逃命而去。任憑顧燁等幾位軍侯喊破了嗓子也無用。他們能做的,只是帶著依然跟隨的兵卒,且戰且退,往義成方向退走。
敗局,就這樣鎖定了。
陳恆也在且戰且退中,一百部曲剛接戰,就少了二十多人才站穩陣腳。
身披重甲的張仁很勇猛,長柄鐵蒺藜骨朵已經砸爛了十幾個敵軍的腦袋了。徐盛與劉鵬也努力,一直廝殺在第一線,鼓舞著剩餘部曲的勇氣。只是很可惜,他們的英勇與努力,都彌補不了人數的差距。他們還是敗了,時間之短,甚至堅持不到顧燁他們的回援。
被張仁和劉鵬帶領十幾位部曲圍在中間,陳恆拼命的往後方跑。這一刻他彷彿又回來到了哪一年淯水河畔,被張繡軍追擊的場景。
一樣的無助,一樣的狼狽。
徐盛很忠心,在看到事不可為的時候,吼了一聲:“隨我斷後!”鼓舞了約『摸』三四十名部曲的決絕之心,奮力阻擋,好讓陳恆逃出生天。
只是可惜了。
雷薄並不領情,更不欣賞他們的勇氣。袁術讓他來,目的只有一個,將陳恆的人頭拿回去,必要之下,劉詳的命都可以扔了。
他還記得出發前,袁術是這麼說的:“將陳恆賊子的人頭拿回來,汝便是車騎將軍;若是拿不回來,汝就將自己人頭拿回來!”
要麼陳恆死,要麼他死。所以面對徐盛壯烈的斷後,做法就簡單了。
揮了揮手,讓手下一名都伯帶著近百人去與徐盛糾纏,他自己帶著其他精兵緊緊咬在陳恆的身後。如同一匹發了情紅著眼的公牛,在盯著一塊紅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