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讓陳到帶私兵去長安,是陳恆想和歷史的慣『性』再抗爭一次。
長安童謠“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都傳到陳留了,董卓的暴虐,上至官僚下至走夫都恨不得食其肉。
千里草是董字,十日卜是卓字。
初平三年春天了,陳恆記得董卓就是在夏季被王允和呂布一起弄死的。董卓死不死與陳恆無關,但蔡邕和小姐姐蔡文姬還在長安呢。
嗯,蔡貞姬已經嫁人了,丈夫是羊衜,東漢南陽郡太守羊續之子。理由是當年蔡邕避禍曾經被羊氏照顧好長一段時間。好嘛,也是還人情被賣的。
陳恆覺得對蔡文姬的悲催命運,自己應該再做一次努力。無論結果成敗如何,但求問心無愧就好。
“叔至,元儉,長安之行,見機行事。事若可為,為之;事若不可為,棄之。別忘私兵們的父母和孩子,都等著他們回來團聚。”
陳恆站在半山腰上,將手裡一卷帛書交給了陳到,並對兩人細細叮囑著。他要求陳到把帛書交給蔡邕,等蔡邕的決定。
只等三天。反正結果不外乎三種:蔡邕帶著家眷逃回陳留、讓小姐姐蔡文姬和其他家眷回,或者是直接拒絕陳恆的好意。
陳到等人的任務,是需要護送他們回來陳留即可,或者是獨自回來。
“喏。到一定不會魯莽行事。”
陳到喏了一聲,便給了陳恆一百名私兵的背影。他比陳恒大了七歲,今年二十三了。
如果不是因為陳太公過世,他早就成親當爹了,也早就學會了沉穩,微微有了未來永安都的影子。
“家主,老僕有一些話,不知道當講不當講”
目視著陳到出發的陳恆,被一句話打斷了思緒,是陳伯。他臉上已經有了好多老人斑,被皺紋連線在一起,猶如心裡的躊躇。
“陳伯但說無妨。”陳恆心裡嘆了口氣,他已經猜到陳伯想說什麼了,無非就是勸說陳留郡好人家的女兒很多,莫過多傷情於小姐姐蔡文姬
果不出其然,陳伯絮絮叨叨說了一堆,末了還提了一嘴說老家主臨終前可是提到過的,而且家主你也答應了
唉,我能說我對小姐姐蔡文姬真的一點想法都沒有,只是不忍心看到她流落匈奴嗎?
陳恆一聲苦笑,按耐下『性』子說,“陳伯,恆知道分寸,也記得阿父之言。嗯,恆如今年不過十六,暫無成婚的打算。”
沒想法?那陳到他們去幹嗎了?陳伯聽完一臉苦澀。他覺得自己的勸說失敗了。連來送陳到離去的陳鏈、陳哲都一臉不相信。
罷了!今天就將這個事情徹底解決了吧,免得陳留世家們對陳家指指點點的,也莫再給小姐姐蔡文姬的聲譽抹黑了。
陳恆走到陳太公的墳塋前,雙膝跪了下去,以亡父的名義發下了毒誓,終生都不會對小姐姐蔡文姬有任何想法。
陳伯等人一看,趕緊扶起家主,陳鏈還感慨萬千,加了一句:“家主,苦了你了。”
嗯,他們覺得陳恆是為了遵守阿父的叮囑,不得不放棄對小姐姐的想法的。
事情傳開了以後,陳留的世家們也是這樣認為的。
他們都一聲嘆息:陳家的家主,真是個至孝之人啊。連再度來訪的高柔,都說了一句:“子初,真難為你了”
好嘛,陳恆是真的覺得心裡好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