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中午大白鵝就沒回來,一直等到天黑了才回家。把山奶奶給起著了,指著大白鵝罵了許久。
章蓉兒聽著,覺得山奶奶不像是在怪大白鵝,倒是擔心大白鵝在外面走丟了、迷路了,回不來家了。
所以今早再將大白鵝放出去的時候,山奶奶就故意對大白鵝說,如果它今天還那麼晚回來,就把它找到了給燉了。
“我們人多,山奶奶是一個人,她年紀大了做事不方便,所以還有一位同窗和我一起來了山奶奶家。”章蓉兒解釋,“可山奶奶家沒有多少事要做,大家晚上回去聊天發現,村裡有一戶人家還未分家,大概有一二十口人,與我同來的那位同窗就去了那戶人家幫忙了。”
一二十口人一起學認字,工作量太大了,一個學生實在忙不過來。而且這麼多人裡面,有學的快的,也有怎麼教都學不會的,進步不一,對學生麼的教學工作實在是莫大的考驗。
尤其是學生們也是想趁有限的時間儘量多教會村民一些東西,聽說有同窗在農戶家裡沒事做,便熱情相邀,將人帶走了。
“村民們當真有那麼大的學習熱情?”麥苗忍不住問。雖然剛才一路走來也看到過點學生教村民認字的景象,但遠沒有章蓉兒說得那麼誇張。
“大約是吧。”章蓉兒也沒有親眼看見過,她只是聽同窗們說的,“一個人那麼說,可能有假,可是所有人都那麼說,應該不會是家的吧?”
章蓉兒語氣不確定,心裡倒是深信不疑的。
“聽說有的村民之前跟著村長進城去做工了,並不在村裡,要不然村裡的人還要再多一些呢。”
去城裡做工的都是春秋鼎盛的青年人,青年人記性更好,學習能力更強,可惜了,不然學習進度說不定能加快一點呢。
“同窗們說,有那聰明的,他們便將聰明的聚集在一起,上快課。學的一般的,便將學習一般的聚集在一起。至於剩下來的人,他們說要問村長,看村長怎麼決定。”
進度太慢的,顯然不適合讓有限的學生去教了,學生們的意思是等他們走後,讓進度快的村民教進度慢的。
聰明的學的多,學生們分配好了任務,儘量只教兩到三個人一樣的內容,如此等學生們離開後這兩三人可以彼此照應著,鞏固自己已經學會的內容。
算是兩三人為一組,小組之內確定彼此都掌握了,接下來再跟其他組一起交流對方所學知識。
學習能力一般的也是如此,待自己小組的內容都掌握了,便跟著進度更快的小組學習他們的知識。
因為聰明的是從一般的裡面挑選出來的,所以所學內容其實是一樣的,只是進度要慢很多。所以一般的裡面的分組跟聰明的是一樣的,按照內容相似性,聰明的教一般的。
比如學了《三字經》的聰明小組,就去教一般的小組裡面學《三字經》。
如此,接下來學習能力較弱一般的小組成員也仿照著聰明小組的人彼此教彼此。
而聰明組的則去教學習能力最弱的,因著三組人學習能力的強弱,便可在最短的時間儘量讓最多的人掌握學生們傳授的知識。
喜歡我怎麼又隱身了請大家收藏:()我怎麼又隱身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