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才跟大哥二哥說了那麼久的話,其實她明白,家裡人之所以不跟她和她娘說這件事,多是為了保護她們,也是不想讓她們操心。
可為什麼要讓他們決定她們的處境?
他們怎麼就知道,讓他們為她與阿孃遮風擋雨,她和阿孃在後面就能安穩度日了?
她還記得,每回爹爹外出經商的時候,她娘前幾日都不會出房門的。為了什麼?還不是因為阿孃擔心爹爹,卻又不願意讓他們兄妹發現。
阿孃能不能選她不知道,但是如果讓她選,她定是選擇跟爹爹和哥哥們一起承擔的,而不是隻能守在家裡。
還有她不再讀那麼多經史子集的事,跟蕭秦聊過之後,她好像有些明白自己為什麼會那樣了。
因為她不想只為了喜歡而讀書,實際上她很喜歡讀書,但是……
柳臻皺眉,她不知該如何說明,她雖有感悟,但是還沒有完全理清。
她讀書的初衷不是為了別的,只是因為喜歡,可是後來發現哥哥們和蕭秦日後可以憑著讀過的書科舉取士,或者到外面的書院做個讓人敬重的先生夫子。可她卻不行,不止是做官不行,就連出去做夫子都不一定有人要。
除了木蘭院。
而木蘭院是自家的。
讀那麼多的書只為受爹孃庇廕在自家的木蘭院裡幫點小忙,為何還要讀書?
想進木蘭院教書的女子那麼多,她何必去跟她們爭搶?都是享受現成的,她不如老老實實在自己的小院裡待著,省得阿孃白白擔心她。
尤其京城不比縣裡,在縣裡,她還可以為那些不受家裡待見的女孩子出頭,可是在京城就不可以。
住在甘餘巷子的時候,她其實知道巷尾的那一家的老太太苛責兒媳,但是她不能出手。
不是因為那個兒媳沒有向人求救,也不是因為她初來乍到對京裡不瞭解不敢出頭。
而是因為她知道,住在甘餘巷子裡的都是外鄉人,這一點從那對婆媳的口音中就能聽出來。她打聽過,那兒媳是在婆家發達之前嫁進來的,婆家日子好過了之後並沒有想著休妻或者納小,而是帶著她一起進了京。
只是婆家的人一直對那兒媳不好而已。
若是在阜縣,她早就可以為其出頭了,最後大不了將那兒媳帶到秀坊或阿孃的莊子裡做事,實在不行還能將人留在她的逍遙小居學些手藝,就算那兒媳不願和離,可能有進項,在婆家也算能立的起來。
可在京裡她就什麼都不能做,京裡沒有她家的產業,京裡亦是沒有那些女子的親友,稍有不慎,那些女子便將萬劫無復。
普通女子她不能為其出頭,世家大族的她就更不能了,因為這些人家的女子背後都牽扯了許多利益,她們的幸福不是她們自己能選的,哪怕為了家族利益,她們也不能隨意從不幸的婚姻中抽身離去。
放棄讀書之後,她唯一能做的事在京裡也做不了了。
造成這種境況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柳臻凝神沉思,她覺得自己只要將這一點想清楚了,就能知道自己真正想要做的是什麼了。
喜歡我怎麼又隱身了請大家收藏:()我怎麼又隱身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