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晁錯看來,太子是一個非常合格的繼承者。
當今皇帝什麼都好,就是有些太重情,作為皇帝,太重情了反而會成為缺點,如今的那些諸侯國,在皇帝的寵溺之下,各個無法無天,燕國和南越國都擴張了數倍,梁國和齊國佔據了全國三成的糧產,吳國甚至可以號令南國。
如今陛下還在,還能壓得住他們,可以後呢?
再過幾代人,到底是哪一脈當皇帝,那都不好說了。
劉安急忙上前,扶起了晁錯,滿臉的笑容,“晁公不可如此,您是我的仲父,怎麼敢受您的禮呢?”
“臣不敢。”
劉安拉著晁錯的手,兩人走進了內屋,隨即面向而坐,晁錯跟劉安倒是沒有太多的交集,在過去的舍人裡,劉安跟欒布,賈誼等人比較親近,跟其他人就不是那麼熟了,晁錯也不知道太子殿下忽然造訪是為了什麼事。
“我聽聞,您這次回來,是為了遷徙中原之民,不知是否如此啊?”
“殿下是來勸阻臣的嗎?”
晁錯問的很直接,若是前來拒絕,他現在就會請太子離開,他連皇帝都敢剛,雖然敬太子,可在這種事情上卻不會隨著太子來。
劉安聽出了他語氣裡的警惕,不由得笑了起來,“我為什麼要反對呢?”
“實際上,這次我特意前來,就是為了親自操辦這件事的!”
“啊??”
縱然是晁錯,此刻也是被嚇了一跳,“太子要插手這件事?”
“怎麼,仲父可是怕我奪了您的功勞?”
“哈哈哈,臣做事,從不曾是為了什麼功勞,不過,臣還是希望太子莫要插手這件事,這件事雖然是利國的善事,只是,強迫百姓遷徙,終究不算是仁政,定然飽受唾棄,張左相生怕陛下揹負惡名,故而將我叫來,要與我一同來操辦,若是殿下參與進來,只怕群臣口中的罪魁禍首就要變成殿下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劉安輕輕吃了一口茶,將茶盞放在了案上。
“您做事不是為了功勞,難道我做事就是為了虛名嗎?”
“況且,我乃是大漢儲君!誰敢對我不敬呢?!”
劉安忽然表現出的極大自信,讓晁錯都有些不習慣,長期以來,這位太子表現出的就是道德君子,學術高人的模樣,這副酷似陛下的面孔,他是從來不曾見過的。
“阿父年幼時就承擔重任,平定外敵,振興大漢,如今我已長大成人,難道還要阿父繼續揹負這些嗎?”
“阿父能做的,我也能做!”
“為人子,當為父分憂,為儲君,當為家國獻力,仲父不必再勸!”
晁錯大驚,急忙起身,朝著劉安大拜。
劉安笑呵呵的讓他坐下來,隨即詢問道:“你們如今計劃到了哪一步?”
“實話告知殿下吧,其實我們已經商討好了大概,只是,陛下還不許我們行動,身毒的戰事,使得群臣多為反對,常常上書,使得陛下心神不寧,因此,陛下希望這件事能牽扯一下群臣的精力,不要再盯著戰事...如今群臣的心思都在臣和左相的身上,整日彈劾,上門拜訪...”
“都說這樣的政策違背了仁政,乃是不仁之人才能做的出來的。”
晁錯不屑的笑著,“這些道德君子們,總是高高在上,自以為為民請命而已,他們大概是覺得百姓被餓殺要好過被強行遷徙,仁義之政,才百姓活著的,那才叫仁義之政!當初諸國之時,都說秦國之政最殘暴,最不仁義,可諸國之內,秦國百姓卻是能吃得上飯,能活得下去的...那行仁政的齊國,每年不知多少人被餓殺!”
“我法家不屑虛名,卻能讓人活下來...絕非儒家,黃老那樣的空談之輩!”
晁錯說完,忽然意識到了什麼,又說道:“我並非是針對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