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先前的人事調動,不少部門的負責人都是空缺的,張蒼則是要自己來負責這些事情,這可將張蒼折騰的不輕,好在,如今最重要部門的負責人是趕來了,只要欒布前來,那一切事情都好辦了。
次日,欒布剛剛起床,就有小吏前來,告知他前往朝議。
而這次的朝議乃是張蒼所組織的,與陛下倒是沒有什麼關係。
當欒布前往的時候,到場的就只有九卿和幾個重要的官員,人並不多。
張蒼坐在上位,欒布拜見了張蒼,又拜見了幾個好友,這才坐了下來。
張蒼看著面前的眾人,認真的說道:“如今欒布前來,那這治農之事,就可以提前開展了...”
“陸公。”
張蒼轉過頭看向了奉常陸賈。
陸賈有些懵,不是要談治農嗎??
這跟我奉常有什麼關係呢?
可陸賈連忙起身,就聽到張蒼說道:“當初,我曾看過很多的農書,其中記載了過去不同地方的治農辦法...如今大漢各地,所沿用的治農法是不一樣的,其實也是有優劣之分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我已經將過去所翻看的農書都口述了起來,屬官們書寫整理....”
陸賈頓時明白了,“是要我推廣到各地?”
“難道書籍上所記載的就是真的嗎?不經過核實,就要隨意推廣,讓各地官吏按著農書來教導百姓,這不是害人嗎?!”
張蒼有些不悅的反問道。
作為張蒼師兄的陸賈沒有說話,抿了抿,“那我該怎麼辦呢?”
“你去弄一份邸報,為農報,要求各地官吏必須閱讀!”
“將那些可以肯定下來的治農法記錄出來,若是地方上有了什麼新技術,也可以刊登,地方官吏不懂農,何以治農?!”
“你的職責,就是要讓官吏們都知農,推廣農業技術,推廣農具的使用....”
“唯!
張蒼這才看向了陳陶,陳陶急忙起身。
“陳公,往後尚方的諸多研究,先以農為先,可以嘗試著去製作農具,主要是以省力為主,另外,我還會有一些事情,需要用到你們....”
“唯!
“欒君。”
張蒼最後看向了欒布,“你要積極與各府合作,一同治農,我為你在各地開了新田,這新田就是用來研究的,如何讓貧瘠的土地變成良土,諸多肥料之中,到底什麼最好,乃至,這不同作物之間的育種法,耕作的辦法等等...你稍後跟著我來,我會親自吩咐你!”
“唯!”
張蒼的治農,跟大漢以往的治農不同,大漢以往治農,是透過開墾的辦法,不斷的增加耕地面積,所負責這件事的也只有內史,可張蒼不同,他要呼叫各個部門來一同發力。
欒布也是聽的一愣一愣的,就連負責打造軍械的少府,都被要求減少軍械製造,增加農具的製造,並且表示要對農具進行規格上的要求,不顧代價的進行製造,分發到地方,一個製作精良的鐵農具,能夠改變很多。鐵製農具出現的很早,廣泛應用也很早,可廣泛應用並不是家家戶戶都能用上。
朝議只持續了半天,群臣卻各自接到了很多的命令,這足夠他們忙活很久。
朝議結束之後,張蒼叫上了欒布,兩人一同上車,朝著城外走去。
“方今之務,在於力農。”
“群臣之中,唯獨你要做的事情是最多的...”
張蒼是帶著欒布來到了郊外的大漢試驗田,大漢很早就有試驗田了,歷史上,在漢武帝時期,有位叫趙過的大臣,就在郊外的試驗田裡成功的研發出了代田法。
而張蒼如今要做的事跟他也差不多,就是要研發農業技術。
“同樣的土地,同樣的作物,同樣的辦法...可以用不同的肥料,來看看誰更有力...當然,在不同的地方,也要同時進行,看看在不同地區,那種肥料更有力,除卻不同地方,還有不同的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