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紋路,那就屬於藝術層面的東西了,這個……不好講。
從觀感上來看,肯定還是儘量平行的紋路會更好看一些,除此之外,那就真全靠玩家自己發揮了。
其實弄這個呢,也算是集思廣益,專業工匠呢,做出來的東西質量方面肯定不會有問題,藝術性……當然肯定會符合大眾審美。
但合不合棋手的口味呢?
每一個棋子、都出自不同人的手,做出來的東西,必然是雜亂無章的,大小可以用模具來限制、薄厚可以後期再加工,紋路這就真由玩家隨心所欲了。
當然,拉車幫最後選子的時候肯定還是會稍微篩選一下,太磕磣的當然不行。
如此選下來,一盤棋一種顏色180個棋子,180種樣子,萬一真能吸引到看直播的觀眾的眼球呢?
蛤碁石方面,利潤率確實極高,因為他們收的量大,商人本來處理這個還要貼錢呢,現在幫會免費幫他們“廢物再利用”,誰會收錢?
還真有。
2金一斤。
對這種人,幫會回都懶得回。
過不了2分鐘,他自己跑了回來,“哎呀不要你們錢,趕緊給我拖走!”
這……就由不得他了。
免費都是免費,最後要與不要,自然還是拉車幫說了算,
材料成本是0。
主要是選材的人工成本,
受利於規模效應,這個也沒花多少錢,2000噸下來,也就200來金。
一層一層篩,每個人只挑一張顏色,給2個框子,深色放一個、淺色放一個。
然後交給下一級,依然是這個標準,接著分。
3趟下來,8種層次。
這樣弄下來,不需要非常頻繁的交流,單一層次的色深也不會非常大。
了不起最後……稍微過趟染色劑咯。
反正單色染料也便宜。
對員工個人能力沒有什麼太高要求,是個人都能做,熟練了之後直接啪啪啪往裡扔,瞬間就能分完。
這需要多少工錢?
至於雲子和棋盤方面,材料成本佔比可能就稍稍高了一些,不過也都是便宜貨,如果不是玩家那邊玩心太大、需求過盛,陸明自己的攤子都夠滿足供應了。
利潤率如此之高,著實讓幫裡眾人吃了一驚。
陸明也問了下李凌峰,現實中的棋具,是否也如此暴利。
得到的回答是……
“聽我姐姐講,一分錢一分貨。
關鍵人工成本太貴。
遊戲裡好歹系統會幫忙矯正一下,現實裡那就真只能靠日積月累打磨出來的的手藝。”
言下之意……拉車幫這邊是讓玩家和系統來打雙料白工。
其實這話沒什麼大錯,馬克思不是講資本主義的本質是剝削剩餘價值嘛?
1天不到,材料刷完,再度補貨之時,除了貝殼依然是“趕緊拿走”以外,其他材料,倒是有商人開始漲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