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小事也不會報到盧東山那兒。
李媽隱隱有種不妙的感覺,“......您不要我們了?!”
王琇書:“別胡思亂想,自由身才好做生意。”
李媽還是很彷徨,但王琇書主意已定,讓她下去自己思量。
她兒子栓兒年紀雖小,卻有幾分聰明,聽完母親轉述的話,頓足道,“娘你糊塗啊!夫人顯然不想跟老爺過了,咱們脫了奴籍,才更好幫夫人做事!”
留在盧家,他們就是盧家的奴僕,幫不了夫人什麼,去了京城,才有可能成為夫人的退路。
娘倆低聲合計半晚,咒罵盧東山母子良久,次日去府衙銷奴籍,又悄悄將王琇書給的財物運出盧府。
這當口,盧東山正要穩住王琇書,雖不留宿,卻對她頗為敬重,府裡的下人們最懂看風向,當然也不會為難王琇書最得力的奴僕,更不會搜她包袱。
兩日之後,李媽和栓兒啟程去京城。
臨行前,李媽眼淚汪汪地對王琇書道,“夫人,就算沒了賣身契,我們也永遠是您的人!”
栓兒則信心滿滿地道,“夫人,我會好好學,一定不讓您虧錢!以後您到了京城,照樣能住大宅子,能吃山珍海味!”
王琇書笑道,“好,我等著享你們的福。”
這母子倆會不會起異心,能不能掙大錢,她都無所謂。
如果他們拿著錢跑了,她更高興。
因為她只是想給他們一個比較好的結局。
忠僕,就該有好報。
不過有句話必須讓他們牢記,“三個月之內,不要相信任何關於我的訊息,記住,那都是假的!”
李媽和栓兒不明就裡,但也都表示記住了。
他們的離開,在盧府沒有掀起半點波瀾,過了四五天,管內院的成嬤嬤才發現,趕緊報給盧老夫人。
盧老夫人叫來王琇書,陰沉著臉道,“常跟著你那個姓李的僕婦,哪兒去了?”
王琇書回道,“李媽的婆母不慎摔死,娘倆回去奔喪。”
盧老夫人微皺眉頭,感覺這事兒不吉利,便沒有追問。
錢嬤嬤張了張口,也沒有多話。
她記得李媽母子是逃難來到錦州的,家裡早沒人了,哪冒出來的婆母?夫人顯然是在撒謊。
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老爺單獨吩咐過她,讓她勸著老夫人,不要與夫人起衝突。
李媽母子又不是什麼重要人物,不必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