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東林村群山環繞,山貨多,便成了外村人眼中的肥肉。
要命的是,東林村與鎮上只隔了一座不大的山。只要翻過山嶺,就能到達鎮上。這也方便了外面的胥吏們進村搜刮。
東林村有個世代流傳下來的習俗,那就是家長長輩去世,在埋葬後的第三天,需要後代子孫去祭拜。
這一天,閻尋在蔣小五的陪同下,帶著飯菜與一隻小母雞去祭拜閻大鵬。
他們在村子後山,站在閻大鵬新墳的前面,正好能看到村子的一角,甚至還能聽到村子裡的大嗓門。
兄弟倆正默默地燒著紙錢,忽然村裡那邊傳來了一陣陣的哭聲。那聲音悽厲,分不清是男人還是女人哭,又或者是男女同哭。
兩人都慌了。
閻尋聲音都有些抖,“小五哥,村裡出事了!”先前因為徭役的事,村裡寂靜了許多,而現下,卻是鬧出這般大動靜來,莫非是發生了什麼事?他根本不敢多想。
小五哥嚴肅地點頭,“我們趕緊回去。”說著,把吃食隨便裝進籃子裡,然後拉著閻尋飛奔下山。
下了山,走到村中央的曬谷場,卻是看到了令人驚心動魄的事兒來。
原來是幾個胥吏帶著三五個衙役在收糧。
一個瘦巴巴的老人跪在那幾個人面前哭訴,“大人啊,小老兒家只剩下一鬥糧食了,去哪裡找得兩擔糧食?”
其中一個左臉上有顆痣的矮胖男子抬腳一腳揣在老人胸口,老人當即就被踹倒在地,痛苦呻吟起來。那人蠻橫地說道:“你們村子富庶,山上又多野味野菜,不知比其他的村莊好過多少!如今朝廷有難,要集齊糧餉,還沒叫你們交銀錢呢,只叫你們出糧出力,你們都推三阻四的,莫不是心中無天家?心中無大殷朝?”
那人怒目圓睜,大義凜然地說著,還朝著皇都方向抱拳致意,天大的罪名他隨意就扣下來,唬得村裡的人都驚恐地跪在地上,口稱心裡記掛天家,願為天家盡力。
那人這才滿意地點頭,“既然如此,將你們的糧食都帶過來吧。天黑之前,我們必須帶著糧食回到縣衙去。”言下之意,是叫他們動作快些,莫耽擱了時辰。
村民哭喪著臉回家,許多人是一邊走一邊哭,還不敢哭出聲來,免得被扣上忤逆皇朝的滅族罪名。
閻尋與小五哥跟在同樣悄悄抹眼淚的三娘後面,默默無語。只不過,在這一刻,他們想要上青雲的心思倒是更加的強烈了。
不想成為那砧板上的魚肉,就只能是躍過農門了。
閻尋跟著小五哥到了蔣家,看著三娘拿著麻袋裝糧食。
去年收的糧食,每天都數著米粒下鍋,到頭來卻是省給了別人。
閻尋多想說,少裝些吧。可是他知道,每家每戶是固定了糧食斤兩的,若是不夠,到時候就有得苦頭吃。
至於他自己,最多是把剩下的交上去七八成吧。
果然,村長佝僂著背與三伯伯秋哥,找到閻尋,哽咽著說道:“尋小子啊,你家的情況,我跟那幾位大人說了,他們同意讓你只交十斤糧食。”
閻尋紅著眼睛道謝。能得到這樣的“厚待”,也不知老村長與三伯伯他們受了多少的委屈!這叫他如何不感動?
三伯伯拍了拍他的肩膀,一個字都說不出來。按道理,閻尋父死母改嫁,糧食也被偷走,應是縣衙給閻尋糧食,而不是揪著那剩下的那點兒糧食,要閻尋交出十斤來。
大家心裡怨恨著,卻無可奈何。
閻尋對於追求功名,更加的迫切。
到了午時,村人全都將自家需要上交的糧食送到了曬谷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