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到了城裡的時間較晚,他們在城裡稍微逛了一下就去客棧休息了。
第二天上午,李牧之才帶著妻子兒女去了他們以前的老宅。
李牧之看著眼前的牌匾上的李府二字。
時過境遷,此李府已經非彼李府。
李牧之在門外看了良久才和一家人離開了。
後來的幾天,他便帶著妻子兒女將他兒時走過的巷子都走了一遍。
每走到一個地方時,他還會和他們說起,他以前在這裡發生過的一些趣事。
到達扶都的第六天,夏及己說要送李牧之一份禮物。
李牧之看著妻子和兒女的神情,不知道他們悄摸摸給他準備了什麼禮物。
他回想了一下,這些天他們基本上都在一起,只有三天前,及己說陪年年去買筆墨紙硯,讓他在客棧帶思夏。
他們應該就是那個時候給他準備了禮物。
當李牧之再次站到李府門外時,他發現門上的牌匾已經被摘了。
夏及己將一張房契遞到了李牧之手裡。
“你竟是將這宅子買下來了?”李牧之這一刻十分動容。
他心裡也曾生出過一種想要把宅子買下來的想法。
可是如今他們已經在北邊定居,這扶都以後怕是也難再來了。
買了也只是讓它空著而已。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所以最後他還是歇了這心思。
沒想到及己竟然將它買下了。
“之前那戶人家已經搬走了,我們進去看看吧。”夏及己說道。
再次踏進這宅子,看到裡面熟悉的格局,李牧之忍不住紅了眼。
二十幾年過去了,這裡似乎還是原來的樣子。
他彷彿在院子裡看到了他爹在教他習武,他娘走過來給他擦汗的場景。
“媳婦,謝謝你。”晚上兩人躺在床上的時候,李牧之對夏及己耳語道。
“我也要謝謝你,一直陪在我身邊。”
宅子買下後,夏及己開始置辦傢俱。
很快他們一家子就搬進了李牧之曾經的家。
李牧之親自寫字,刻了一個門匾。
此李府才是他們的李府。
一家人有了居住的地方,在扶都住了一個多月才回去。
在這一個月裡,李牧之以妻子兒女的名義建立了一個慈善總會。
就如同他們之前在北郡建立的慈善總會一樣。
他和夏及己拿出五百萬兩銀子,用來發展扶都城各項事業。
裡面有專銀是用來撥給寒門學子的。
有專銀是用來安頓那些家貧者和流浪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