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災情二更)
州衙眾人一聽竟然有外頭的縣令上了門,頗為稀罕地聚在裴杼身側,準備探聽一番。
眾目睽睽之下,魯城縣縣令王載攜幾個小吏,風塵僕僕地踏進了門檻。
大堂窗戶關著,人一多,裡邊兒自有一股暖意。王載進門之後,心便一鬆,可待看到屋子裡足足有二十來個人、二十雙眼睛盯著自己時,頓時又生了一股窘迫感,不尷不尬地站在原地。
裴杼瞧出來了,立馬開口攆人:“該上報的都已經上報完了,各自下去做事兒吧。”
眾人從一開始就是來看熱鬧的,可一聽太守大人這麼說了,便只好意興闌珊地起身退下。不多時,堂上也就只留下鄭興成、魏平還有沈瓔三人。
王載望著穩坐在旁的沈瓔,心中奇怪,但是想到自己今兒過來是求人的,壓根不敢質疑什麼。
魯城縣同幽州雖然相鄰,然並無往來,王載此番過來也是別無他法了。他是聽說了裴杼在永寧縣的事跡,才厚著臉皮過來一試。
其餘人既然已經出去,王載也不在乎什麼臉面與否,直接領著人,鄭重其事地朝著裴杼拜了一拜:“懇請裴大人救我魯城縣百姓於水火!”
裴杼嚇了一跳,多日來的擔憂終於在此刻有了實感,他就說自己怎麼會右眼一直跳呢,卻原來應在這裡。叫別人家的縣令跪拜自己,裴杼真承受不住,趕忙親自上前將人扶起。
那邊沈瓔三人卻飛快對了一個眼神,裴大人最是心軟,被人一鬨早晚得將東西給許了出去,可這口子一旦開了,到時候怕是不好收場,待會兒總得要有個人來唱白臉。
真是情況緊急那自然要借,但是怎麼借、借多少,都得有個說法才行,最好把醜話說在前頭,免得日後掰扯不清。
鄭興成是做慣了惡人的,且他一向慳吝,從前將永寧縣的錢看作是自己囊中之物,如今則是將幽州的錢看得緊緊的,哪怕沈瓔不開口,他也絕對不會坐視不管。
那邊裴杼已經開了口:“王大人,有什麼話直說便是,何必行此大禮?”
“大人。”王載欲言又止,實在羞愧。
鄭興成覺得這人太窩囊了:“我們大人日理萬機,後頭還有諸多公務要處置,王大人還是快些交代吧,免得耽誤了幽州的要事。”
裴杼無奈地看了一眼鄭興成,轉頭請王載等人先坐下。
喝了一口熱茶後,王載才徐徐道來。
今年幽州收成尚可,可是一州之隔的魯城縣日子卻十分難過,先是春旱,後有夏澇,前段時間又逢雪災,如今已是災民遍地。雪越下越大,縣衙賑災的錢已經用完,再無錢糧,實在是到了走投無路的地步,這才來求助幽州州衙。
裴杼不禁問道:“縣衙真就一點餘糧都沒有嗎?”
王載嘆了一口氣:“今年滄州幾個縣多多少少都受了災,只是魯城縣受災情況最為嚴重,糧食減産也最厲害。原本是報了災祈求免稅一年,奈何正遇朝中財政吃緊,後有使臣前來查問,查得結果是魯城縣只是歉收,並非鬧災,該收的稅一分不少。
等到秋後又多收了半年的稅,為了抵這半年的稅,我便擅自下令,將常平倉中多餘的糧食都給抵上去了,也好給百姓喘口氣。本想著度過這半年,明年也就好了,誰知今冬又遇上了雪災,百姓屋子塌了沒了住處,縣衙又無錢糧,富家大戶能借的糧食都已經用完了,若是再不繼續施粥、施衣,魯城縣數千受災百姓就要被活活凍死了。其實不光是魯城縣,其餘幾個縣城情況也不容樂觀,只是不及魯城縣嚴峻罷了。”
沈瓔問了一聲:“此番雪災,朝廷可回什麼訊息?”
王載搖了搖頭:“大雪封天,訊息閉塞,若再遇有心人有意拖延,只怕一兩個月也送不到皇上的禦前。即便來日批下賑災糧,運到魯城縣也是來不及了。”
百姓是死是活,就在這幾日的功夫了。地方上賑災,本就不能指望朝廷批下來的糧食,那畢竟遠水解不了近渴,大多都是常平倉或者是縣中自行籌集,先解了眼下的難關。
魏平詢問:“滄州州衙怎麼說?”
按理說這事兒該州衙管,無論如何也求不到他們身上。
王載臉色更是灰敗:“州衙也無錢糧。我已上門十數次,若非實在要不到,也不會越過州衙來求助裴大人。”
裴杼又想起自己當初上門討錢的窘境,他運氣好,遇到的事情都逢兇化吉;可這位王載便倒黴許多,竟然一點緣都沒化上。
王載也恨州衙這些大人們無情無義,不顧黎民百姓的生死,可是事已至此,一心怨憎他們也是無用,早點籌來賑災糧食跟錢款才是正經的。他們狠得下來這份心,王載卻不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治下的百姓活活餓死、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