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共識
一晃神的功夫,裴杼已經走上前了,雖然他跟鄭興成一樣,都不大喜歡這個只會做表面功夫的劉太守,但奈何人家官位比他們高,碰到了總是得打聲招呼的。哪怕他們心不甘情不願,還是得扮出迎合的笑臉。
劉太守的思緒就這麼被裴杼給打斷了。
他也只是覺得這幾個人面熟罷了,並沒有真記起來自己究竟在何處見過。眼熟之人何其多?既然沒有太深的印象,說明這些人不過是無名小卒罷了,還是眼前的裴杼最叫劉岱耿耿於懷。
王綽恍若無事地收回了目光,低下頭,隨江舟等人隱去在人群中。
劉岱在幽州地位顯赫,可在朝中卻不算什麼,只有一回宮宴地方官員來得齊,劉岱應該也在其中。不過因為當時來的皇親國戚太多,後面的諸位太守壓根沒有機會上前覲見,自然也看不太清王綽跟江舟等人。
但即便如此,也夠讓王綽提心吊膽的了。
那邊劉岱同裴杼寒暄一陣後才道明瞭來意:“陛下賞賜了棲族人一批糧食,本官想著此事耽誤不得,便趕緊親自送過來了。”
原來是送東西的,那確實是該來!
裴杼笑意加深,歡迎之情溢於言表,親暱道:“難為太守大人費心,竟親自送過來了。”
後頭的鄭興成也給了個好臉色:“太守大人路途辛苦,不若先去縣衙喝口茶吧。”
這兩人一唱一和,彷彿多歡迎他似的,可劉太守知道,若不是他這回帶了糧食過來,這兩人心裡指不定怎麼罵他。呵,都不是什麼好東西,打量他不知道?
只是劉太守願意走這一趟,也並不是為了裴杼二人的感謝。讓人將糧食運進城後,劉岱才有心思打量了一下這群棲族人,不久他便發現,這些人的面貌跟當初剛至幽州時大有不同。剛來那會兒,盡管有通加長老等人在前面撐著,但這八千族人依舊謹小慎微,不敢抬頭視人,行事作風也都叫人看不上。如今在永寧縣待了一段時日,反而精神十足。怪不得通加那個老東西在衙門咒罵了一日,原來是發現沒了他之後,族人日子愈發好過了。
劉岱叫來如今主事的赫連上前交代了兩句話,將陛下對他們的關切之情帶到,勉勵他們在永寧縣好好生活,來日若是能在梁國安居樂業,子孫綿延,也不枉陛下待他們的一片恩情。又殷殷囑咐赫連等人,若有不足的,也只管讓他們裴縣令轉告州衙,該盡力時,幽州上下自會竭盡全力!
赫連聽著五味雜陳,若當真竭盡全力,當初又怎麼會將他們攔在永寧縣呢?
裴杼早知道劉岱喜歡說好聽的話,只要他想,甭管有多深的成見,也能表現得十足親熱的。
一時間,倒還真有幾個漢話不錯的棲族人覺得劉太守貌似待他們不錯,不過更多的人懶得聽這長篇大論,只覺得劉太守耽誤了他們看比試。
這人來了之後,縣衙的比試都停下來了,還嘰裡咕嚕說了這麼一大堆,著實沒幾個人喜歡聽。其實糧食送到了就行,人完全可以走。
劉太守沒準備走,如今天色已晚,來時他便準備在永寧縣對付一宿。劉岱這人好名聲,雖然不準備讓棲族人進幽州,但卻希望這些棲族人能記住他的好。得知這群人正在比試,劉太守還特意留下來同縣衙的人一道觀賽。劉太守坐在主位上,笑著讓大家不要拘束,方才怎麼比的,如今還是怎麼來。
可自他坐下之後,場中的氣氛便凝沉了下來。
劉太守彷彿看不見各種差別一樣,依舊含笑著讓人繼續。
裴杼被他笑得如坐針氈,怎麼都不自在。好在比試已經接近尾聲了,倒也耽誤不了什麼功夫,裴杼趕緊讓成四安排下去,迅速比完即可。
劉岱這廝在他旁邊坐著,頗有存在感,但凡看到個稍微厲害些的,都要品評一番,什麼“永寧縣人才濟濟”,什麼“棲族人果然身強力壯”雲雲……
裴杼聽著膩歪,這不是睜著眼睛說瞎話嗎?虧劉大人也說得出來。
劉岱沒來的時候,大夥看的都挺盡興,如今他時不時來一句,眾人忽然覺得這難得的比試好像也沒有什麼看頭了。
裴杼也發現鐵牛先生似乎又無聲無息地離開了,這比試本是為了鐵牛先生練兵準備的,最不能離開的便是他了。可裴杼什麼都沒說,甚至在成四準備問對方蹤跡時,微微搖了搖頭,止住了成四的詢問。
他從不追究鐵牛先生他們的過往,人生在世,誰還能沒有點秘密呢?他自己便不是尋常人,兩輩子的經歷說出來都能嚇得死人。鐵牛先生應當也有些不能為人所知的故事,但只要他們一心向善、能夠幫助自己扶貧、也願意對永寧縣百姓盡心盡力,那他就是個好人,裴杼不會細究以往。
他們不願意露面,自然有他們的考量。
倒是劉岱好奇地問了一句:“方才見你身邊還站著一個大塊頭,體格健碩,一眼便瞧見了他,如今怎麼不見了?”
“您說的是鐵牛先生吧,他今天忙了一天,我叫他回去先歇著了。”
劉岱聽到“鐵牛”二字,瞬間覺得那孔武的漢子也不過如此了。取這麼一個不入流的名字,這輩子是與發跡無緣了。
比試結果定下之後,裴杼當場就宣佈了結果。
眾人也是從頭看到尾的,知道縣衙選出來的人確實能力出眾,落選的人雖然輸了,但也心服口服。雖然這回失利了,聽裴大人的意思是還有下一回,大不了日後他們勤加練習,有朝一日總能擠進縣衙。
這攤子事剛了結,劉岱便被裴杼帶著回到縣衙。臨走前,他又看了一眼被選中的三百號人,這些人如今正被成四帶著,交代衙門的規矩以及明日在何處操練。
那架勢,跟練兵一樣。
說起練兵,劉岱又飽含深意地看了一眼裴杼,這廝已經入了陛下的眼,陛下對邊境的幾州一向不放心,自己百般討好,終究成不了陛下的心腹。如今裴杼又嶄露頭角,難保陛下日後不會扶持裴杼與自己打擂臺。他在幽州說一不二,若是再來一個人同他分權,劉岱如何能甘心?在聽聞裴杼獅子大開口要招三百差役時,劉岱便覺得古怪,於是趁著送糧食的藉口親自過來查證一番。如今瞧著,裴杼必然是有賊心的。
劉岱當然沒想過裴杼要造反,他只是覺得裴杼在一點一點擴充自己的勢力,先是收服了安平縣的張縣令,再是同文縣令、吳縣令二人交好,如今又藉口比試培植親信,若非圖謀他的太守之位,又怎會下這樣大的一盤棋?
再有便是這八千的棲族人,還有原本就對裴杼死心塌地的永寧縣百姓。這些人若是跟通加一樣都是個窩囊廢那倒無妨,關鍵他如今瞧著,這些人不是沒有可取之處。親眼見到裴杼有多得民心後,劉太守哪裡還能坐得住?
裴杼這廝,不得不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