盟約既定,兩方各自罷兵。
柳哲率軍接管古北口。站在古老的城牆上,看著那一塊塊泛著青苔的牆磚,百餘年,它佇立不倒,見證了無數風雲人物的崛起與隕落、目睹了波雲詭異的歲月長河。
今天,成功入主古北口,沒能奪回燕雲十六州,卻恢復了往昔的國界,總歸沒有讓浴血奮戰、勇往直前、用生命和鮮血換來慘勝的戰士們失望。
“怎麼?感慨萬千?”种師道滿身戎裝,將星熠熠生輝,與柳哲並肩站在一起。
“老將軍,圖復燕雲十六州是七代先皇夢寐以求的光輝與榮耀、是大宋億萬百姓翹首以盼的渴望、是大宋抵禦外族入侵的堅固基石。柳哲心中的遺憾如滾滾東逝的黃河之水。”
柳哲凝視著遠處的戰場,躺下了無數的年輕生命,卻沒有給他們一個滿意的答覆,帶著深深的遺憾,遠離這塵世的喧囂。
“老夫~,當年同袍戰死、一路風雨兼程,不敢有絲毫懈怠,我知道,我要連同他們的命一起活下去,見證大宋的繁榮昌盛、見證天下一統、見證海晏河清。”种師道剛毅的臉龐如同刀削斧鑿一般,在歲月的洗禮之下,變得溝壑縱橫。
“現在,西有西夏,北有契丹,無一不是虎狼之輩。老夫此殘軀,怕是見不到那一天了。
小子,你可以的。走一條天下人都沒走通的路。大膽去走,磕磕碰碰算什麼!
這才是軍人、才是大宋兒郎、才是男人本色!”
种師道希冀的目光幾乎實質化地籠罩在柳哲臉上,把自己未竟的理想寄託在柳哲身上。
“多謝老將軍指點。柳哲此身尚存,絕不惜一絲一毫之力,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為大宋天下求一份安穩、為天下萬民盡一份責任。”柳哲對上种師道渾濁的眼睛,內心堅定無匹。
將腰上的寶刀恭敬地雙手奉上,柳哲神情肅穆,由衷地感謝:“老將軍,大戰落下帷幕,柳哲歸還寶刀。”
种師道輕輕地擺擺手,將寶刀推回到柳哲懷裡,臉上露出疲倦、憔悴。六十多的高齡,為大宋西北邊陲日夜操勞、殫精竭慮,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小子。寶刀你收好。就當老夫臨別贈禮。”种師道沉重的嗓音裡帶著無奈。大宋朝堂,何日才能晴空萬里,不為那些宰執的私慾而轉移意志。
“什麼?老將軍這麼快就要走?!”拉柳哲愣住了,這位集結五萬步軍、三萬馬軍星夜兼程、不顧千里奔波,入衛汴京。
而後又從汴京直奔古北口,又是千里之遙。來的匆忙,去得亦是匆忙。
“西北軍威名遠揚,是震懾西夏、維持西北邊疆和平的絕對利器。若非西北防務空虛,擔心被西夏趁虛而入,老夫無論如何也不會同意和談。”种師道的惆悵要遠遠超出柳哲。
柳哲他年可以率軍馬踏燕雲。
他種師道呢?他年可能早已化作一堆白骨,死在哪裡葬在哪裡。人生自古誰無死啊!
“西夏宵小是最會背信棄義、出爾反爾之輩。大宋與契丹開戰,西夏肯定要渾水摸魚、插上一腳。老夫擔心西北邊防,岌岌可危。”
大宋軍隊百萬,真正有強悍戰鬥力的部隊屈指可數。今日勤王汴京、北上古北口都督和談,已經讓西北軍浪費太多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