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性格是起決定性作用的。
“無論是逃亡南京,還是議和,至始至終,都沒有辦?為什麼呢?歷史學家們認為,也許不是這位皇帝格外的有氣節,而是他拉不下臉來。每一朝都會有奸臣出現,比如大宋朝的蔡京,秦檜等等。只要是國難時,哪裡會沒有奸臣。奸臣會幫皇帝找臺階下啊!但唯獨崇禎皇帝一朝時,一個這樣的奸臣都沒有。”陳凌繼續說道:“歷史學家們普遍認為,之所以崇禎皇帝不議和,不逃往南京,這些都不是因為崇禎皇帝氣節很強。而是因為沒有臣下提出,所以,崇禎皇帝自己是不好意思提出來的。”
這就像是在現代社會里一樣,領導去下級單位視察,大家吃完飯後,領導自己肯定是不好意思主動提出要去洗桑拿的。
而且,下屬提了出來,領導還要三推四推。
然後下屬還要說,這個沒事啊,不會有人知道的啊,我們這都準備好了,您還是去吧。最後領導才能半推半就,還要罵,哎呀你們這幫人啊,盡拉著我幹些丟人的事情,真是拿你們沒辦法啊!
在崇禎皇帝的事情上,無論是議和還是逃亡南京,這都是非常丟人的事情啊!他身為國君,怎麼可能主動來提這個事情呢?
“之所以沒人提,這是為什麼?為什麼崇禎皇帝一朝,連一個奸臣都沒有?”陳凌看向崇禎皇帝,他發出了這樣的質問。
陳凌並不是要真的質問崇禎皇帝,他其實是不太關心這些問題的。只不過,他現在已經收了崇禎皇帝給的鳳玉,那麼他就要竭盡所能為崇禎皇帝解惑。
“為什麼?”崇禎皇帝忍不住問陳凌。
陳凌說道:“皇上,我只說我們大千世界上的那位崇禎皇帝,而且我說的也是歷史學家的一些發現。如果跟你不對號,你也不要對號入座,就當是聽聽茶後談資。”
崇禎皇帝點了點頭。
陳凌便說道:“因為大家都知道,這位皇帝爺,為他辦事,辦好了是皇帝的功勞。辦砸了,那肯定是要挨板子的。大家都知道,如果有誰提出要逃都,好,那麼崇禎皇帝就逃了。而等崇禎皇帝緩過神來,他一定會覺得這是奇恥大辱,一定會將那個建議逃都的人殺掉。如果誰提議議和,準了。等到之後,崇禎皇帝越想越不順,肯定也會將其殺掉。”
崇禎皇帝的臉色那個複雜啊!
陳凌微微一笑,道:“對與不對,皇上可當我就是戲說吧。我言盡於此了。”他說完之後就站了起來。
陳凌再對嘉央活佛說道:“活佛,在下告辭了。”
嘉央活佛起身相送,道:“貧僧送施主出去。”
陳凌微微點首。
而崇禎皇帝卻呆立原地,始終一言不發。
崇禎皇帝始終認為,一切都是別人的錯。是老天的錯,是臣工的錯,是刁民的錯。
這個認識本身就是最大的一個錯誤。
而且,一個人總是去盯著別人的錯誤,而從不去想自己的錯誤,那本身就是走不長久的。
比如夫妻之道中,兩人相處,你眼裡盡去看對方的錯,絲毫看不到自己的錯,那麼這段婚姻肯定是吵架,吵架,最後離婚!要麼就是最後不吵了,互相不搭理了,得過且過。
出了交泰殿之後。
陳凌便對嘉央活佛說道:“活佛留步。”
嘉央活佛道:“施主只怕是要返回大千世界了吧?”
陳凌點點頭,說道:“我來此處原本就只是為了鳳玉,如今這鳳玉已經到手,自然是該回去了。”
嘉央活佛說道:“大千世界才是這次的漩渦中心,施主這樣的氣運之王,也的確該到中心地帶去建立豐功偉業。”
陳凌眼神微微複雜起來。他已經很是想念大千世界了。
隨後,陳凌便與嘉央活佛道別。
接著,他乘坐幽冥元神沖天而去。
在幽冥元神之中,陳凌將聶小倩和宋雲嵐放了出來。
至於眼下要怎麼回大千世界,這在陳凌心中已經不是難題。從哪兒進來,就從哪裡出去。
從北邙山進來,就從北邙山出去。
不過在走之前,陳凌還有一件事要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