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知:“嗯嗯,他們倆本來就很喜歡玩,從我上大學住校開始,就經常出去旅遊,一年裡大概只有兩三個月是在首都吧。這次去的時間比較長,五月份離開的,現在都快冬天了。”
在謝疑有意無意的引導下,蘇知說了些家裡的情況。
蘇知的家庭是那種健康完美到幾乎只會出現在教科書上的家庭。
家境富裕,父母感情融洽。
他的父母都是beta,兩人家境都不錯,兩人間的愛情故事簡而言之可以總結為青梅竹馬門當戶對自由戀愛,從小玩到大並且志趣相投——都對人類社會興趣不大,喜歡研究自然——長大後順理成章的戀愛結婚,婚後也沒有任何狗血劇情,生了一個beta小寶寶。1
兩人第一次養孩子,不熟練但是很認真,照著兒童心理教科書,試圖py地飼養人類幼崽。
什麼時候斷奶、什麼時候分床睡、怎麼應對分離期寶寶的情緒問題……等等等等,養一步就查一下資料,非常嚴謹。
好在蘇知天生性格安靜,也算比較乖巧——至少表現出來是這樣——不是那種鬧騰的孩子,沒怎麼讓他們發愁,養育的還算順利,沒有超出教科書範疇,真是很標準的一個寶寶。
於是,蘇知最終成了一個性格、能力都沒有缺陷的人,情緒穩定,精神上也完全能自給自足。
雖然有點不明顯的疏離,但這點疏離感更像是他生來就有的,並非成長過程中的創傷。世界給他的慷慨溫柔不多不少,恰好足以讓他長成如今月光般的模樣。
蘇知的家庭情況,謝疑已經在蘇知的背景資料中看到過。
不過聽蘇知親口訴說,是完全不一樣的感受。
沒有起伏的描述無法具象化過往的回憶,也不會摘錄那些彷彿無意義的細節,更無法模擬親歷之人細微的情緒。
那些細小的喜悅、懷念,或者惆悵的瞬間。
像一副過去的畫卷,朦朧地在眼前展開,訴說時間背後的故事。
戀人間分享回憶和經歷,原本是一個很溫馨美好的場景。
可謝疑卻憑空産生一股焦躁的陰鬱。
無論從現在再怎麼窺伺,那些過去的、已經被定格的時間都永遠無法染上他的痕跡,無法被他佔據。
得到蘇知的現在後,比起滿足,他內心第一時間湧現起來的居然是更空虛的貪婪。
恨不得鑽過時間的隧道,把那個小小的蘇知也一併偷走。
不夠。都是他的。
……
電影不知何時已經被按下暫停鍵,停在了一格昏暗的畫面中。
謝疑凝沉的視線隱藏在昏暗的光線下,不甚明晰。
講起小時候的事,蘇知的話多了些:“小時候他們也會出去玩,有時候帶著我有時候不帶,家裡只有我自己的時候,我就去看書,一看就是一整天,我家裡有個圖書室,我能在裡面呆很久。有次不小心在書架角落睡著了,他們還以為我跑出去了,找了半天。”
他最初對自然科學産生興趣,就是在最初的閱讀生涯中,看到了相關的幼兒科普書籍。
謝疑摸了下他的臉頰,誇獎他:“好乖,小時候就這麼喜歡學習。”
“那也不是的,”蘇知誠實道:“那時候沒有學習的概念,就是看著玩,什麼書都看。”
蘇知一直對這個世界有種朦朧的好奇心和研究欲,只是大部分很淺淡,沒有到能促使他付出行動的程度。
他像一塊小海綿一樣,孜孜不倦得汲取這個世界的知識,好奇很多事,但大部分時間卻僅僅止步於當一個觀察者。
就像出去玩這件事,蘇知其實不討厭,小時候父母帶他出去遊山玩水心情也很好,玩的時候很愉快。
但是一想到要附帶那麼多準備善後工作、那麼多麻煩,他就會生出一股懶惰,做不到像父母那樣不辭辛勞的滿世界亂跑。
到現在為止,整整二十幾年的人生中,真的濃烈到讓他改變了生活軌跡的興趣,只有做科研和謝疑兩件事。
蘇知小聲和謝疑說自己的打算:“等他們旅遊回來,我會和爸媽說戀愛的事,他們應該不會有意見……嗯,他們很少問我的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