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天後,華夏曆3495年,五月初五,三山縣縣試。
張長青被趙鶴雲請來,擔任縣試的監考,張長青欣然答應,對古人的科舉,張長青興趣頗豐。
大夏的科舉制度承襲前朝,當然,也沒有逃過張泰嶽的改革。
首先,參考者需要透過,當地縣衙的稽核,在當地的縣學報名,然後透過縣試、府試、郡試,三試都透過者就是生員,俗稱秀才,這三次考試也就是俗稱的“童子試”。
然後,每三年,各州舉行一次鄉試,考期在秋季八月,故又稱秋闈,儒教的主教做為主考官和監考官,凡本州科舉生員與監生均可應考,考中者即為舉人,第一名稱解元。
然後是會試,會試是由禮部主持的全國考試,又稱禮闈。於鄉試後的第二年舉行,全國舉人在京師會試,考期在春季二月,故稱春闈。考中的稱貢士,第一名稱會元。
殿試在會試後當年舉行,應試者為貢士,貢士在殿試中均不落榜,只是由皇帝重新安排名次。
殿試畢,次日放榜。錄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第一名稱狀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合稱三鼎甲。
二甲賜進士出身,三甲賜同進士出身。二、三甲第一名皆稱傳臚。一、二、三甲通稱進士。進士榜用黃紙書寫,故叫黃甲,也稱金榜,中進士稱金榜題名。
張泰嶽當政時,以儒教書記的身份主持殿試。張泰嶽失蹤後,儒教九大主教貌合神離,一直沒有推選出新的書記。
現在主持殿試的權利,被皇帝收回,九大主教只能為輔。
童子試年年都有,考試內容主要分文武兩部分,文的方面是四書五經。
武的方面,是要求學子在一刻鐘內,跑完六里,能熟練的演練完一套太祖拳法或太祖腿法、太祖棍法,能開一石強弓三次。
童子試是初試,對學子的武力要求並不高,要求高的還是文學方面。
除科舉之外,還有專門面對武人的武舉,只是武舉尚未到考試時間。
一天的考試結束,並沒有什麼突發情況,告辭趙鶴雲後,張長青直接回到了清泉山。
回到道觀門口,張長青突然停下,抬頭一看,門上面空蕩蕩的,一塊牌匾也沒有。
“太空了吧?而且總是道觀道觀的喊也不好。做個什麼牌匾好呢?張府?武當?紫霄宮?還是玉虛觀?”
考慮了一會,沒有拿定注意。
【還是等會與阿梨他們再一起討論一下好了。】
“師傅,你回來了!”
阿梨騎著旺財,從道觀裡面走了出來,看見張長青,馬上從旺財身上跳下,向張長青跑了過來。
“嗯,阿梨吃飯了沒有?”
張長青捏了捏阿梨的小臉蛋,牽著阿梨向後門走去。
阿梨拉著張長青的手,笑容滿面的說道:“肖哥哥還在做飯,應該快好了”
自從張長青第一次做飯,把飯燒糊了以後,做飯的重任就落到了肖戰身上。肖戰走南闖北,廚藝一般,但是填報肚子還是沒有問題。
吃完晚飯,張長青叫住肖戰和阿梨:“好了,有幾個事情和你們說一下”
“首先,旺財做為我們武當派的一員,它現在的名字,不夠威武霸氣,所以,我決定,再給旺財取個霸氣點的名字,你們有沒有什麼好的名字推薦?”
和肖戰、阿梨待了兩個月,張長青的本性,漸漸原形畢露。教書的時候,一本正經;其他時間,與阿梨、旺財嬉戲打鬧,沒個正行。
這樣的張長青,穩中帶皮,阿梨很喜歡,肖戰雖然無奈,但是也習慣了。
阿梨馬上表示贊同,道:“師傅,叫白龍馬怎麼樣?你看旺財一身雪白,我還天天把它當馬騎。”
旺財靈氣十足,非常通人性,之前也是憨態可掬,短短兩個月的時間,就贏得了道觀三人組的歡心。
“嗯……這個先備用,肖戰你呢?有沒有什麼好名字?你們看叫閃電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