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中秋宴後, 嚴氏便發覺自家女兒和柳娘子的關系重新密切起來。
柳娘子尋常打發個丫鬟婆子送點糕點來,抑或是孤本字畫,而靈籟院也有東西送出去, 你來我往的,好不熱鬧,儼然成了閨中手帕交。
嚴氏與池子晉說了這事, 池子晉道:“你如何想?”
嚴氏道:“我想通了, 柳娘子本就是個好的, 她們有如此情分就這樣抹殺了去, 怪可惜的。”
池子晉頗為意外,又很是欣慰:“你看得開了。”
“公爺這話說得。”嚴氏嗔怪了句。
自然, 嚴氏看開的背後有許多原因。
一是女兒回到身邊後她精神越來越好了,二來她心疼女兒, 三嘛, 女兒現下和她親近許多,有了母女情分在,嚴氏也無需介意一個晚輩和女兒的交情。
就連徐嬤嬤都勸慰她:“縣主在京中無甚至交,總是寂寞, 如今和柳娘子重歸於好, 冰釋前嫌,夫人該為縣主高興才是。”
說得多了,嚴氏心裡便漸漸舒坦了。
她卻不知徐嬤嬤如今全家都仰著靈籟院生活,頗受縣主重用。
有日嚴氏歇下,縣主與徐嬤嬤話家常般:“我總憂心娘親,卻不能時時在身畔服侍, 望嬤嬤你平日多加開解, 我自是念你好的。”
縣主神情似有深意, 徐嬤嬤心下一驚,謹慎道:“本就是老奴分內之事。”
這是她頭次對縣主自稱“老奴”。
有時徐嬤嬤也奇怪,縣主為何能如此嫻熟地處理後宅之事,舉重若輕,深諳人心。
後來縣主延請女夫子精進技藝、請柳娘子作為學伴一同學習,徐嬤嬤和柳娘子接觸得多了,這個疑問便在不覺中得到了答案:
縣主在柳娘子身畔學會的,遠不止表面上顯露出的。在看不到的內裡,更為卓絕深沉。
一同在鎮國公府學習的還有章三娘這個金貴人兒,章三娘啊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說是來學琴學畫,不若說是來找縣主和柳娘子玩的。
上課時還算乖覺,尊師重道,安靜地發呆。一下了學堂,還拉著她們倆去外頭耍,偏偏是長公主心尖上的人,連嚴氏都只做不知,旁人更沒有置喙餘地了。
再說,亦無需制止,謝桐於天家意味著眾人皆知,能得章三娘青睞,許多人求都求不來的事兒。
先是遊清縣主,再是章三娘,柳娘子能同時和這兩位交好,引得許多人家注意到了她。
一時間,最得意的竟成了柳相集。
他下對了一步棋,沒有將柳煙的婚事草草定下來。若是能借此東風再引來更合意的人家垂憐,高高嫁入公侯家也不是沒可能。
只可惜柳煙年歲到了,拖不了多久,不日就要定下。
柳相集細細圖謀起來。
柳煙的婚事自然不止柳家一家關心,吳老夫人也在暗中看著,於氏原本就有些意動,見柳煙才貌揚名,也有意替兒子求娶,吳老夫人和吳元思自然是一百個願意。
不止吳家求娶柳煙,李家也為新科狀元李沛求娶柳煙,都是一等一的好婚事。
柳相集遲遲未定,柳煙的婚事在上京圈子裡慢慢成了焦點,都在議論柳娘子最終會許給誰家。
章予晚自不會錯過這個話題,問柳煙:“柳姐姐,你會嫁你表哥,還是李沛呢?”
柳煙正提筆的手頓了頓,筆尖濃墨彙聚,她餘光掠過一旁似是未聞的池雪盡,溫聲道:
“婚事自是長輩敲定。”
“噢,一個都不喜歡啊。”
章予晚便為她分析道:“殿下說過李沛還蠻有才學的,李家又比吳家更有底蘊些……且我聽說,李沛為你傾心,想來會善待你。”
她掩唇笑了下:“再說你父親,把你嫁回外家定然沒有多個李家來得劃算,依我看……”
池雪盡再聽不下去了:“偏你這看那看的準,不若把你手上的冊子畫完來得讓人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