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他有熊心豹子膽想毀了這條線上的所有人!他告訴你了沒?還是你知道裝作不知道?”張元水冷哼:“敢闖這麼大的簍子。”
“那姓董的不是應該千刀萬剮?憑什麼你還要保他?”
“你知道你兒子為什麼被殺啊。”
就是這麼平淡無奇的一句話,讓鄭懷謙心中的那面鏡子轟然而碎,所有的碎片,每一片都那麼亮,亮得他無處躲藏。
張元水加重語氣:“因為他一個人,導致二十八億的專案中途叫停,股票下跌,這損失還不夠大?”
由於問題疫苗的影響,tk生物在資本市場上遭到重挫,已經連續多日跌停,市值蒸發近百億,幾十萬賣單被壓。其他基金公司也不得不相應下調。除了投資者的失望和逃離,tk生物的信披合規問題也被證監部門關注。
tk從最初的國有研究所,到國資改制、借殼上市、如今發展成為市值影響力巨大的企業,這家公司的發展在眾人眼中顯得頗為神秘,只有少數人知曉是怎麼回事。
90年,tk生物是由一董兩張三人合資成立,成為晏城首家股份制試點企業,三人合計持有公司百分之三十六的股權,為tk實際控制人。
公司91年開始生産甲型肝炎減毒活疫苗,成為第一個主打品,但那時候公司根基還沒有站穩,就算研發出了疫苗也是無人問津的狀態,tk需要找到人拉投資。
成書亮那時操勞的就是如何拔高整座晏城的gdp,生物公司一旦創立起來的利潤自然是潑天富貴,人要把眼光放長遠,於是他親自給tk的老總拉了一大幫夥伴,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其中就有鄭懷謙。
鄭懷謙在晏城的職位雖然明面上只是成書亮給予的一個法律顧問,但鄭懷謙在國外的産業有很多,名聲含金量很高,比成書亮還有錢。
兩人往後共事的地方多的是,鄭懷謙便賣了成書亮一個面子,入股了tk,並且給tk提供法律援助。但是在tk合股幾年之後,鄭懷謙就開始發現了tk的一個秘密——利潤造假。
用公司自有資金打到體外迴圈,虛構原材料收購和産品銷售業務,虛增銷售收入和利潤。
tk生物不同於大多數公司之處是,他們的造假做得很認真紮實,“把假的當作真的來做”,造假遍及進、存、産、銷各個經營環節,不同人員完成各自負責的部分,儼然是流水線式的造假。
整個造假流程有購銷合同、入庫單、檢驗單、生産單、銷售單、發票等“真實”的票據和憑證對應。為了避免中介機構核查,還偽造大量的銀行回單,私刻銀行業務章,單據真假難辨。
正因如此,盡職調查時聘請的中介和檢驗員都毫無察覺,連味道都嗅不到一絲。
鄭懷謙頭皮發麻,拿著一堆他私下調查獲得的資料沖進大股東老董的辦公室,怒發沖冠,把材料狠狠地摔在他的辦公桌上。鄭懷謙爆粗道:“你還真是個人物。這就是你的‘工匠精神’?一點都不比德國、日本差。”
老董擔任tk生物公司董事長、總經理、財務總監,對這種情況早有預料,對造假供認不諱,苦著臉說,錢花出去了,但是是為了進原材料,還整改了生産線。
鄭懷謙惱怒道:“你要是把造假上的聰明勁和紮實勁用到公司業務裡,利潤早就做上去了!”
老董雙手一攤:“你當我不想啊。我反複核算過,按照我們的規模和速度,還要五年才能上個臺階,那時候市場會怎麼變都不好說。”
老董又說:“我必須要更大的資金支援,才能跨越發展。你們搞投資的,都喜歡摘果子,不喜歡種樹。我不把數字做好看,到哪兒搞更大的資金?想要上市,一點錢怎麼行?”
鄭懷謙瞪著他:“所以你用摘果子的價碼,讓人種樹?”
爭吵激烈,劍拔弩張。老董最後來了一句,差點讓向來桀驁不馴的鄭懷謙背過氣去:“事情已經這樣了,你說怎麼辦吧?”
鄭懷謙從他眼裡看到了一種狡黠,怯弱者本能的狡黠。後來鄭懷謙很快就跟其他的合夥人彙報了此事。
那一天,他一夜沒睡,推算所有可能的解救方案及其可行性。內部會議上,鄭懷謙和盤托出,自責檢討。投出去的錢最多隻能收回百分之四十,即使動用資源把老董以涉嫌造假詐騙的名義送進監獄也無濟於事,那樣所投企業會分崩離析,自己更將顆粒無收。
一將功成萬骨枯,大家把身家性命都押上,各種明爭暗鬥,在奔向上市的狹路上,上演著人間悲喜劇。有人笑,有人哭,有人妥協,有人掠奪,有人昇天,有人出局。笑到最後的人,也要經歷過無數個無眠之夜。
後來在股東會上,鄭懷謙根據他的盤算,提出了一個最激進的解決方案,就是孤注一擲,兩年內強推上市。這風險極大,其他的股東們不置可否,鄭懷謙就當成了預設。
除了孤注一擲,還能有什麼更好的辦法?
老董絕不是亂世梟雄般的人物,靠假融資更近於走一步算一步的黔驢技窮,小農式智慧,一為緩解資金壓力,一為捆綁投資公司,遲早得完蛋。
鄭懷謙稍稍亮出背景,再以牢獄與折賣公司要挾,這個在晏城一隅據說黑白兩道皆混得開的老董,就果斷選擇了妥協——老董最後多出讓百分之十的股份給鄭懷謙作為補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