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座公寓的外觀極具特色,底部的一到二十層呈六邊形,再往上是環保形的塔樓,被塔樓圍在中間的部分是長長的樓梯井,一直連同下方的六邊形樓層。
據說樓梯井還穿過了地下層,下陷在深處,看不到盡頭。
聽人說這種甜甜圈造型的建築結構抗震效能好,不過曲應騫不是專家,對此瞭解的並不多。
谷愛春的房子在六樓,同一層樓有三個房子,另外兩家對臉的門口都不約而同的放了各種垃圾袋、外賣盒,只有谷愛春的那一戶門口幹幹淨淨,門邊還貼了個歡迎回家的掛畫,上面寫著——進門前請脫掉煩惱,回家時請帶回快樂。
曲應騫盯著那兩行字瞧了許久,才敲門。
谷愛春開了門,卻只從裡面探出一個頭來,並沒有將門大敞四開,明顯是防禦型的姿態:“你……是?”
曲應騫從褲袋裡掏出證件往她面前一亮相:“市局刑偵。”
鄒司禮在車裡待得無聊,便把手機橫放在手機架上看本市的新聞。
演播廳裡投下一束光,在這種電視節目常見的打光中,男主播開始用沉悶的語調侃侃而談起來:“本期節目萃取城中村列傳配發的專家實現,旨在全面掃描城中村拆遷中的陣痛與收獲。探討城中村改造之後,城是城、村是村的二元格局能夠真正被打破。經濟形態、利益分配、人文精神、社群關系,凡此種種,是否能夠真正做到大一統籌等等多種社會問題以及由此引起的思考。那麼在今天,我們邀請到了兩位神秘嘉賓為大家進行答疑解惑,歡迎兩位。”
鏡頭對準了一旁的兩個人,兩個都是男人,恰好那兩個男人,鄒司禮都認識。
一個是有名的房地産專家,祖譽。
<101nove.集團的執行ceo,程遠焱。
這組合放到平常節目上並不會令人遐想什麼,可現在是蠻山巷工程要如何往下走的關鍵時刻……鄒司禮剎感訝然,原來程遠焱那小子,是在這裡等著露後手。
鏡頭前的程遠焱估計是上過薄薄的妝,發型打理得十分妥帖,一身藍色西裝,有著不遜於藝人的惹眼魅力。他臉型橢圓,五官端正,細長的眼睛如刀削一半,如此風采即便不做商人,也能拿來做演員。
他經常在媒體上露面,享受知名度,把他和那黃土已經埋了半截的專家擺在一起看,年齡好似比專家小了整整兩輪,因此會給人一種更有行動力的感覺。
或許,杜志鴻也正是因為覺得他還是個嫩蔥頭,好欺負吧。
但往往狠的人,都是表面看上去非常單純的人。
主持人又說:“最近許多市民都對城西的改建有諸多熱意,那麼今天在此我就鬥膽替廣大市民問問二位,以你們專業的前瞻性,蠻山巷最終還能改建成功嗎?”
專家氣度從容,確實擔得起“專家”的名號。他的身形並不魁梧,渾身上下卻透著一股莊重感,就像鎮在演播廳裡的一塊巨石:“其實這個大家不必恐慌,任何地方都是會出現一些意外的,不管那種意外是否合乎情理,我相信一定都能被圓滿解決,警察也一定會給大家還一個真相……事實上,許多的房地産的前身都是‘墓地’,以前戰亂年代死了那麼多人大多都是就地埋。
“土地資源本就是回收利用的,不要去過度在意什麼死人啦、晦氣啊這種理論,我呼籲大家要相信科學……另外蠻山巷改建的這個問題其實非同小可,首先它的土地制度不合理,城鄉結構矛盾造成了城中村的現象,也就造就了一批‘富人’和‘窮人’,城中村要想改,成本是非常大的,但不改不行,所以要如何改建就成了問題最重要的部分了,我認為,k集團想要將蠻山巷改建成一座高檔小區,不大合適,那一塊區域明明有更好利用的價值。”
主持人問:“都有些什麼另外利用的價值呢?”
祖譽賣關子說:“這個嘛,小程同志有很多的想法,他參與過城西的奪標,比我更瞭解,我們可以讓他來跟大家說一說。”
隨著祖譽這句話,鏡頭切換到程遠焱臉上,給了個特寫。
在高畫質鏡頭下,那張年輕的帥臉也不可避免地露出一些瑕疵來,比如眉毛有細微的高低,粉底痕跡有些深,讓人質疑給他化妝的化妝師是不是不大行……鄒司禮抻了抻下巴,開啟遮陽板上的鏡子,目不轉睛的欣賞著裡面的光景,還是自己的臉更勝一籌啊。
毛孔很小,面板白皙,嫩滑。眉毛形態好,眼睛自帶媽生眼線。
嘖,絕色。
程遠焱沖著鏡頭微微淡笑,禮貌開口:“說到了解,其實是因為在過去兩年的時候,我有做過蠻山巷那一帶的市場調研。夏天太陽很大,我扮成剛找工作的年輕人樣子,在城中村嘗試租房子。”
程遠焱從第一句話起就義正辭嚴,這讓鄒司禮覺得他多多少少含著些故意的成分。
“城西這一片的城中村很多,但即使是這樣,房子也是很難找到合意的,一個是價格問題,另一個是環境問題。蠻山巷的價格是相對高一些的,而且每年都有漲房租的趨勢,因為房主都知道將來那裡一定會拆遷,所以當黑心商家‘坐地起價’在那一片是很常見的事情。房子也多為一無所有的農民房,選擇公寓的話房租則要高出四五百。
“其次環境也是一個令人詬病的問題,潮濕陰暗,過於吵鬧,住戶素質等都是需要考慮的問題。但是初入社會的年輕人身上多半沒什麼錢,如果住很貴的地方,他們負擔不起,但如果找到城中村這種地方,其實也休息不好,還會影響到第二天他們的工作、情緒,長久下來,‘輻射’還是蠻大的我覺得。
“但我覺得城中村仍然有存在的必要,它並不是一個城市的毒瘤,相反它是暗處的光陰。它包容,接受了很多初來乍到的人,讓很多人在這個城市裡有了立足之地。建築是朝前走,所以我覺得改造城中村最關鍵的地方在於保留一些它好的特質,剔除掉一些不好的東西,這才是改建的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