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泉,可是權柄的權?”傾君問。
朱泉笑道:“回王妃,奴才的父母只是莊上最普通的莊丁,沒那麼大的盼望,因奴才的母親懷孕時時常怯熱,幸得附近山上有一汪清泉,夏日裡飲了清涼解渴,所以就用了泉水的‘泉’字。”
傾君笑而不語。
看這個朱泉口齒伶俐,態度雖然恭敬,卻不顯得過分卑微,可見其父母一定花了不少心思教導。
即便不是二人親授,也是費心找了好師父的。
如此想著,傾君又問:
“你可識字?”
“回王妃的話,奴才識字。王爺恩厚,莊上設有學堂,奴才十二歲進王府,此前都在學堂裡跟先生讀書認字,從五歲起,讀了近七年的書。”
五歲起讀書……
傾君反覆琢磨著這句話。
據她瞭解,一般人家的孩子,如果決定要識字的話,三四歲上就開始入學堂了,因為再大一些,基本就已經定了性,再要學《弟子規》《四書》上的道理未免太晚了些。
這個朱泉卻是五歲讀書,倒是從側面印證了她方才的一種猜測:朱泉的父母,為了他能夠有出息,著實費了不少心,上學這件事應該就是家人主張,想了辦法送進去的。
饒是如此,朱泉還說是劉隱“恩寬”?
恩寬想必不完全是假話,畢竟朱泉敢說,劉隱就一定是設了學堂給劉氏的這些擁護者,可莊上人口不少,未必人人都能去上學。
尤其像朱泉這種,啟蒙既晚,卻又連續讀了六七年的,就更不容易了。自身的努力和天賦,想必也是他能一讀數年,併成功進入王府做事的原因之一。
傾君心思轉了轉。
雖說是劉隱選的人,可這些人對劉隱的忠誠,和對她的態度,那完全是兩碼事。人聰明伶俐、識文斷字,固然是好用的,可再好用也要看能不能用。
傾君覺得還是要查清楚三人的詳細背景。
並非她不信任劉隱,他既然派了這三個人來,就證明這三個人至少對她不會——或是不敢——有壞心。之所以要細查出身,是因為傾君想要提拔一個,大凡要緊的事,就只經由這一個人。
三個人太多。
出了問題互相推諉,還不夠她跟著煩心的。
只留一個人,出了事就只找這個人,在21世紀的每一場話劇籌備階段,他們都是這樣做的。傾君覺得很值得借鑑——古人就是喜歡“群策群力”,因為他們的見識有限,效率太低。
給她辦事,一個人足矣。
“很好,識字最好。”傾君笑得和顏悅色,“識文斷字,能幫忙的地方就更多了。”頓了一頓,她又故意問:“另外兩個花行院行走的,可也識字麼?”
朱泉道:“回王妃,另外兩人,一人叫潘勇,讀了三年的書,還有一人叫季四旺,奴才記得他只上了一年學,便不再去了。”
傾君恍然。
跟著不禁心虛一笑。
怪道劉隱給她一口氣找了三個,原來還是隻有一個堪用!虧她還在心裡著實鄙視了古人一回呢。
喜歡邪王寵妻:妖孽王妃又想跑!請大家收藏:()邪王寵妻:妖孽王妃又想跑!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