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這麼一說,路有貴也覺得奇怪起來:“說得也是,他們還特地派了管事,帶了許多男女僕役過來打點。哪怕他們沒來,那些人也在莊裡忙活,秋末時為了修房子,還招了我們附近幾個莊子的壯丁去幫忙呢,可惜只管一頓飯,一個錢也沒有,我們不去他還不樂意!”
春瑛慢慢踱了個來回:“爹,若我想要打聽他們去那裡的用意,該找誰去打聽呢?”
“你打聽他們做什麼?避開些就是了。”
“不是這麼說的。”春瑛斟酌了一下,“你和娘在莊理,跟他們當了鄰居,若他們再繼續為非做歹,遲早要欺負到你們頭上。你是莊頭,這種事是免不了的,咱們老爺……雖說要回來了,但論權勢,還是差了一截。有些事還是應該早做準備比較好。”更何況……她剛剛想到了一個計劃,打算來個圍魏救趙,徹底讓父母從這個差事脫身出來。
路有貴雖然不知道春瑛想幹什麼,但這一年下來,對這個女兒是越來越放心了,便道:“你要打聽事情,可以找門房的人。小丫頭裡,總有家裡人是在門房裡當差的。那裡的人雖然常年困在門上,但每逢有外客來,那客人的跟班都要在門上等的,夏天裡喝茶水,冬天裡烤火,一來二去的,免不了要拉拉家常,許多小道訊息都是這麼傳的。咱們府上因太太管得嚴,從不說主人家閒話,但對京中其他大戶人家的閒事,就松乏多了。侯府那邊的門房比咱們訊息更靈通,兩家的僕役常在一處說笑的,包管知道許多小道訊息。”
春瑛將這件事暗暗記下,便改而問起了母親與姐姐一家的情形,直到後來有人來催路有貴去吃酒,她才笑聲道:“出城時,跟姐夫打聲招呼吧,若我這裡送了信過去,他便要在三天之內來求恩典,接你和娘出府。你和娘這些日子就扮作腿風犯了,儘量待在家裡,等我的好訊息!”
路有貴心中疑惑,但還是應了。囑咐了好些話方才離去。
春瑛回到松頤院,翻出給父母做的幾雙棉鞋和給弟弟和小外甥縫的虎頭帽,用塊包袱皮包好了,叫來一個小丫頭:“小鵲,我記得你爹是在門房裡當差,是不是?能幫我一個忙麼?”
小鵲忙道:“姐姐有話儘管吩咐,我一定辦成!”
春瑛笑笑,將包袱遞給她:“方才我爹來過,這會子又跟別的莊頭出去了,這是我給我爹孃做的幾件針線活,你替我捎到門上,請那裡的人幫個忙,等我爹回來,就交給他,好不好?”
春瑛又從自己的首飾盒裡拿出一個絳紋石戒指:“多謝你了,我記得上回你說喜歡這個,就送了你吧。”見小鵲遲疑,便笑道:“又不是什麼值錢的東西,我不愛載這些,白放著可惜了,倒不如給你們玩兒。”
小鵲歡歡喜喜地接受了,抱著包袱離開,過了半個時辰回來,說:“已經送過去了,正巧,路管事在門房裡跟人說話呢。”
“辛苦你了。”春瑛倒了茶給她,“方才老太太賞了幾塊點心,還熱著呢,我嫌太甜了些,你不是愛吃棗泥餡兒麼?索性拿回去跟姐妹們了吧。”
小鵲高興地道了謝,接過點心碟子回了房,拉上幾個姐妹分享了。
她本是春瑛一手帶出來的丫頭,對她一向敬服,這下更親近了幾分,到了第二天,春瑛透露出對父親傷事的擔心,她一聽說是西府二少奶奶的表兄弟,便道:“了不得!那位主兒幾乎沒把西府給翻了個個兒!順天府這麼大,她表兄弟偏跑到咱們家莊子邊上買地,真真奇怪,說不定有什麼陰謀呢!”
“我也擔心這個。雖說外頭的事跟咱們做丫頭的沒關係,但是我爹孃就住在那附近呢,若是那人真有歹意,我爹孃豈不是首當其衝?春瑛懮心地抓住小鵲的手,”你說他們到底是打什麼主意呢?你爹在門房裡當差,想必是訊息靈通的,不知道可曾聽說過些什麼?“
小鵲立時便自告奮勇,去向父親打聽,又過了幾天,便回報說:”說來奇怪,外頭都在傳,說最近有好些人家都在京郊買莊子,打算退隱田園呢。我只不信,二少奶奶的孃家表兄弟,難道也是為了這個才買的莊子?他明明還年輕!“
退隱田園?說不定是想以退為進,或是靜待時機呢!梁太師到了這一步,為了活命,是不可能退的,還是說……這只是障眼法?說得也是,若是真心想退隱,幹嘛還要縱容家中子弟在鄉里為非作歹?!
春瑛心中有數了,一邊讓小鵲繼續去打聽,一邊準備了幾件針線,尋了個空兒,便往正院裡來。
青鸞正盤腿坐在西耳房炕上縫一件披風,見春瑛進來,笑道:”呦,幾天沒見了,今兒怎麼有空來?“
春瑛笑道:”老太太想著老爺快回來了,這幾天晚上都沒睡好,連帶的我們也沒睡好,倒是得了空,把你託我的東西給做成了,你瞧瞧可還能用?“說著便把針線活遞了過去。
青鸞開啟瞧了瞧,笑道:”件件都做得精細,我算服了,怪不得別人說你手巧呢!“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春瑛笑了笑,忽然嘆了口氣。青鸞瞧了奇怪,便問:”你怎麼了?有什麼煩心事?“
”我瞧著老太太掛念老爺的情形,就想起我爹孃來了。你不知道,前幾天我爹來時……“如此這般,將父親受的傷誇大了幾分,告訴了青鸞,末了還揩了揩眼角。
青鸞又驚又怒:”那人是怎麼回事?!居然這樣大膽?!咱們家可不是那些小老百姓,他就一點顧忌都沒有麼?!“
這時外頭正屋門口傳來腳步聲與人聲,春瑛知道定是二太太卓氏理完家務回來了,忙拉了青鸞一把,走了出去:”給太太請安。“
卓氏脫鞋上炕,笑道:”怎麼來了?老太太今日可安好?昨晚睡得好歇了麼?“
”還是老樣子,請太太過去勸一勸吧,老爺至少還要過上十來天才回到家,這樣下去,老太太怎麼熬得住?“
卓氏嘆了口氣:”她老人家將近一年都沒見到兒子了,知道兒子就要回來,哪裡坐得住?我何嘗沒勸過呢?可她不聽啊!“
春瑛嚴肅地道:”老太太不聽,就多勸幾回,雖然多勸幾回,雖然知道她是思子情切,可旁人不能縱容呀!若是不得已,太太不如請一位太醫來,開些鎮靜的方子,讓老太太睡得安穩些,養好了精神,也就不怕了。老爺回到家,也更希望看到老太太身子康健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