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三國之風雲再起 > 第164章 諸神之戰(十七)

第164章 諸神之戰(十七)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好書推薦: 謀略南陳 裂石響驚弦 三國之執掌天下 漢末滴血 假婿 姐夫愛吃醋 我的男友是喪屍 扶亂唐 大唐:從敗家開始當地主 利刃兵王之狼魂 逍遙小才子 皇朝風雲之弘雲錄 三國之風雲再起 家父,秦始皇 初唐求生 跟著小說看歷史 三國之武皇 末世之掠奪 祖龍之尊 開局被廢太子,我苟不住了

169章諸神之戰(十七)

劉禪知道,老子出關,入天竺國,教胡王為浮屠,這個典故。其實是道教為了保持在中國本土第一宗教的地位,而故意編造出來的。佛教傳入中土,就不可避免發生了佛道之爭。傳統文化之衛道者有以下排斥抗拒的理由:一、以佛教來自天竺印度,乃夷狄之教,以為夷狄文化低落,不及華夏,故不當信從;二、以華夷地域不同,益證老子序中以東為木,屬陽,為道之所出。西為金,屬陰,為佛之所生。陽尊陰卑,故道教優於佛教;三則以華夷之間,種族不同,夷人始信佛教,華人不當信;四則以佛教之流入中土,每致國家之衰亂,故不應信。

自道教初興,佛教東來,初期頗有互相利用之處,因兩者所標義旨,間有相同。佛教傳入之初,譯天竺文為漢字,嘗襲用道家字義,後道家亦有襲用佛教教義者。

佛道之爭,雖屬宗教衝突,然二者之興替,皆不離帝王之愛惡親仇,結果有力者較易獲勝,失敗者,每遭毀滅之厄運。唐朝大文韓愈曾言:事佛求福,反得其禍。比如南北朝的梁武帝、隋朝的楊堅楊廣父子、武周的武則天,晚唐的中宗、憲宗、懿宗等,元朝的忽必烈等等,這些太過迷信佛教的帝王所在的王朝,都是短命的。也許是佛祖的恩賜將他們早早帶到了極樂世界。而歷史上佛教之所以發生“三武一宗”滅佛慘劇,就是因為本身驕而不斂、驕奢無度,寺廟成為無數多的國中之國,極大消耗了國家的元氣,威脅到政權的生存。

其次,佛教的教義讓人逆來順受,久而久之就使人精神萎靡不思進取,再也沒有尚武精神,信徒越多,民族就越軟弱無能。一是把希望寄託在人死後的後世,看不見摸不著,不易推廣;二是禁。影響人類繁衍生息,人的數量就會越來越少,影響更多的人信奉;三是不殺生,禁肉食,影響人的正常發育和健康。

故而,劉禪認為,凡事不可太過於執著迷信宗教。人生如果不努力奮鬥,天天求神拜佛也是沒有用的,最終也是一事無成,無論你是帝王還是平民。

看到支謙失魂落魄的樣子,劉禪於心不忍,笑眯眯的安慰道:“支謙大師切不可妄自菲薄,作為大智慧的宗教,佛教的優點也是很多的,其理論博大精深,佛法大海,信為能入,智為能度。自他兩利,能糾正人心,澄本清源,從而安分守己,遵紀守法,安定社會。其基本戒律,在於五戒,是人倫的正法,近乎儒家的五常。於家於國也有諸多好處,可以預見,貴教在大漢的前途無量。”

劉禪心中的真實想法是,把支謙打發得遠遠的,讓他去曹操統治區的鄴城、洛陽、襄陽、樊城、長安等地,禍害曹操、曹丕父子,軟化腐蝕曹軍。等數年或者十數年之後,北伐大軍進攻之時,必定能勢如破竹,底定中原指日可待。

“阿彌陀佛,善哉善哉!”支謙大喜合掌道:“以我觀之,施主之佛性和禪意天下無雙,絕無僅有。我教之興衰榮辱全繫於施主一身。”

劉禪心中一樂,這廝果然上鉤了。表面卻裝出一副大驚失色的神情,擺手連連:“支謙大師,你可折煞我也。我何德何能,福薄智短,可擔當不起如此重責。”

“施主休要過謙,反正我教的大興就全部寄託在你的身上了。”支謙毫不理會,繼續道。

呵呵,合著賴上本少爺了。既然是賴上我,以後就好好跟他討價還價,讓沙門好好為我所用。劉禪暗道。

“此事以後我們單獨再聊。閒話不多說,我們還是言歸正傳。”劉禪正色道:“支謙大師,你還是繼續談天地君親師這個主題吧。”

支謙頷首應允,說道:“佛曰: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一草一天堂,一葉一如來,一砂一極樂,一方一淨土,一笑一塵緣,一念一清靜。這一切都是一種心境。心若無物就可以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參透這些,一花一草便是整個世界,而整個世界也便空如花草。”

“這個世界無所謂缺陷,即使是缺陷,也是美的;這個世界是至真、至善、至美;是一真法界,萬法自如,處處成佛,時時成道。這也就是所謂的華嚴境界。”

“宇宙間的奧秘,不過在一朵尋常的花中。一朵花就是一個宇宙。一個人身也是一個宇宙。萬物渺小或者宏大,微觀世界或者宏觀世界,都是一個世界。當你心中有了佛性,就不必糾纏於佛的外表,不會以聲色行為等見佛。萬物都有自身天生的佛性,所以說一樹也是一個菩提。當你有了萬物都是平等和具有佛性的想法,當你意識到萬物和自己的歡樂與痛苦時,你就會寬容與滿足,不會計較哪小小的利益得失了。”支謙還是說得眉飛色舞,滔滔不絕,天花亂墜,如痴如醉,完全進入了忘我境界。說起理論來,一套一套的沒有停頓的意思,整個身心都沉浸在高深莫測、精妙無比的教義之中。

劉禪看著支謙如此投入,打心眼佩服他愛崗敬業的職業精神。

本來劉禪不忍心打斷支謙的,但最終還是叫醒了他:“支謙大師,我深有疑問,人類到底是如何起源的呢?還望大師能為我解惑。”

支謙這麼也想不到,劉禪會提出這麼一個問題,他思考良久,才娓娓道來:“我佛認為,人類既非天神創造,亦非生物進化,而是由光音天的天神們演化而來。話說娑婆世界的形成過程已近尾聲,大地甘泉密佈、醇香甜美,光音天的天子們周身光明,馳騁遊戲於天地之間。他們終究禁受不住大地甘泉香味的誘惑,慢慢地痛飲起來。因為他們陰性身體裡攝入了越來越多的陽性地味物質,身體便不斷沉重,光明不斷退失,慢慢地就再也飛不起來了。由於地質的演化不斷持續,所食地味也愈來愈醇厚,消化吸收完畢後終於有渣滓和廢水出現,為了方便廢物的排放,他們的身體下部裂開並出現了前後二陰。由於前陰的裂變差異,出現了男女的區別,男女彼此好奇摸索並相互進入對方的身體,便有了人類初始的。的滋長導致了胎生繁殖的出現,人類於是便正式出現。這就是佛教的人類起源說。”

喜歡三國之風雲再起請大家收藏:()三國之風雲再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