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一脈聽若離說起蛤蛤,想起臨走之前在玉米地裡捉蛤蛤的情景,來了興致,快速的進廚房拿起木桶扁擔。
“一脈,等一會,先吃點東西。”
若離見甄一脈很有紳士風度的將笨重的木桶扁擔全都包攬,忙拿起一隻饅頭立面夾了些肉臊子遞給他。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順手將扁擔接了過來。
“姑姑,你也吃。”
看周圍沒有,甄一脈幾乎是耳語般的掰了一半給了若離。
“好。”若離接過一半饃夾肉,剛回來還沒來得及蒸饅頭,路上剩下的就剩這一隻。
兩人邊吃邊走,門外的菜地裡,菜長得都很茁壯。
便指著菜地:“一脈,等會回來,姑姑給咱們做死麵餅子,剁些青辣子用鹽和醋一拌,卷在餅子裡,再配上點肉,好吃的不得了。”
甄一脈小聲說:“姑姑做的什麼飯都很好吃。”
若離邊吃著饅頭,邊對甄一脈說:“那麼以後要是一脈風光了,記得有時間吃一吃姑姑做的飯菜。”
甄一脈閃動著一雙大眼睛:“姑姑,你會一直跟一脈在一起的,我要天天吃你做的飯。”
甄一脈的話說的若離心裡暖暖的,這不就跟自個孩子一樣嗎。
不由得誇了一句:“一脈真是好孩子,以後姑姑老了,你要養著姑姑。”
“姑姑那裡會老。”甄一脈驚奇地看著若離煥發著光彩的美麗臉頰。
若離輕輕一笑:“是人都會老的,一脈現在還是個孩子,再過幾年就成了大小夥子,再過幾年就成了孩子的爹,再後來就成了爺爺。”
甄一脈的眼中帶著笑:“那是多久以後。”
“很快的。”若離一邊說話,一邊在地埂邊檢視地裡還有沒有土包。
“也沒多快吧。”甄一脈也跟著檢視。
走過了玉米地,若離長出了一口氣:“還好,沒有土堆,估計那隻蛤蛤被我們趕了出去,不敢再來了。”
繞過地頭,就看見山坡上人影攢動,忙忙碌碌的。
仔細定眼一看,是那幾片種著麥子的坡地上,人們已經開始割麥子了,便捅了捅甄一脈指著山坡:“哎一脈,你看看有人收麥子了。”
甄一脈抬起頭順著若離的目光看過去,見有人擔著水桶,提著籃子水灌什麼的往山上走去,那些個麥子地裡卻是一片黃的一片綠的,還有半黃半綠的。
不解的問:“姑姑,麥子還有綠的,怎麼就去收割了,難道綠的也熟了?”
若離看著遠處的山坡,對甄一脈解釋:“他們先割黃透的,這些麥子長在山坡向陽一點,麥子只要黃了,說黃就黃透了,割得遲了麥粒就落下了,還有鳥雀會偷吃,說不定這些黃的還沒割完,那些半黃半綠的就已經黃透了,所以收麥子要搶收。”
若離對這些也是一知半解,很多的是生物課上老師講的,還夾雜著一些兒時的記憶,但是都不是很清楚,不過糊弄一下甄一脈還是可以的。
果然甄一脈露出恍然大悟的神色:“真的啊,姑姑,你看看他們真的是準備先割那一圈黃的。”
已經上了山的人們,將挑的擔子籃子水罐放下來後,就拿起了鐮刀,繞著黃了的地方,蹲下身子割了起來。
雖然是距離很遠,還是能看到揮汗如雨。
想起常婆婆一家那些壯勞力,卻也只有常婆婆指給她看過的一小片山坡的地,很惋惜地說:“只可惜有的人家有勞力卻沒有地種,有的人家地很多卻沒人,這就是所謂的的財旺人不旺人旺財不旺。”
甄一脈沒有見過如此火熱的勞動場面,看著山坡上的人忙忙碌碌的,在麥地裡揮動鐮刀,不一會兒身後就倒下一片,覺得很壯觀,忽然他從一群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中看到了一個熟悉的小身影,指著對若離說:“姑姑,快看隨心。”
若離定眼一看,果然是隨心,穿著經常穿的藍布碎花小褂子,提著水罐。
“是隨心,只可惜我們不能亂跑,要不然我們去幫幫他們。”
對面山上熱火朝天的幹勁有點鼓舞若離,她很想發揮一個熱量,只可惜他們看到蔡老爺帶著一些家丁也在檢視。
“一脈。你說那些地是蔡老爺家的,還是他們租種蔡老爺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