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坐在炕沿,以往如果只有她和甄一脈她會很隨便的將鞋子脫掉,剛才被甄一脈一解釋,這鞋子看來還不能隨便脫,甄一脈再小也還是個男子。
甄一脈看出了她的意思,輕輕地笑著說:“姑姑,我們兩個就不用這麼多規矩了。”
“那可不能,既然知道了就按規矩辦,以後只要一脈在姑姑就不脫鞋子,是不當著你的面脫鞋子,因為一脈也是個男子啊。”
若離笑著說,見甄一脈要進裡屋,忙又對他說:“一脈,剛才我進玉米地裡看見有土堆,裡面估計是鼴鼠或者猯,應該是鼴鼠,它打洞快一點。”
見甄一脈迷惑不解的,忽然想起這鼴鼠應該是學名,也是她那個時代的名稱,現在這個動物應該叫做,叫做蛤蛤。
對,是蛤蛤,這是農民的叫法,現在應該也叫這名。想了好一會兒,她才想起以前外婆曾說過。
“哦對了,是蛤蛤,它在玉米地裡打洞,會咬壞於米根。”
甄一脈好奇的睜大眼睛,蛤蛤這個名字他聽說過,以前跟爺爺出征時也聽農人講過,卻沒見過。
便問“姑姑,那怎麼辦?”
“我們得想辦法將它捉住,最起碼要將它趕出莊稼地裡。姑姑今天只看到玉米地裡有,也不知道高粱地裡,胡麻地裡土豆地裡有沒有,明天我們去看看。”
甄一脈點著頭:“可是。姑姑,看到了怎麼捉。”
“怎麼捉呢?”若離想了想:“我們明天看看在說。”
甄一脈想起鮑天麟說要去縣城就說:“可是天麟哥哥不是說我們要去縣城的嗎?要準備乾糧的。”
“縣城後天才去呢,姑姑明兒個起酵面,後天早上烙乾糧,晚上我們才走,還來得及。”
甄一脈點了點頭:“可是姑姑,不知道去縣城要幾天,那些蠶會不會餓死。”
甄一脈這段時間很用心的在養蠶,每天早上都去林子裡採桑葉,回來用清洗洗一洗,掃在蠶身上,若離在外間也能聽到蠶食桑葉的沙沙聲。
才短短几天時間,蠶已經長的白白長長的了。
將這種事情交代給孩子也也許最合適,便對甄一脈說:“那就先請小娟幫你養著吧,明兒個你去採一些桑葉,多采一點,讓小娟灑點水,能用幾天。”
第二天一早若離就早早的泡上酵面,出去檢視地裡的土堆。
還好一大片地裡只有玉米地有幾個土堆,土堆形成一條土坎,看來只有一隻蛤蛤在搗亂,
看了好久,沒見土堆有所動靜,想著這個時候裡面的蛤蛤應該還沒起床。便進院子先做飯,甄一脈已經採了很多的桑葉回來。
“姑姑,等會你幫我去給小娟說說。”甄一脈進了廚房,坐在灶膛的小凳子上幫著燒火,他還不好意思自己去說。
若離一邊炒著菜花,一邊說看了他一眼:“吃完飯姑姑就去。”,這孩子還有些羞澀。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看著鏟到碟子裡的菜花,若離嘆息一聲:“真的該去買點東西了,都快沒有油腥了,每天炒菜只能滴一滴油,還混雜了很多水。”
差官走的時候留下的油就算是省得不能再省,每天幾乎全是水煮菜,偶然用點油只要不粘鍋。好幾次烙餅也只是放一滴油,然後倒點水用水蒸汽讓餅子看起來油汪汪,就是這樣油罐還是見了底。
吃完飯,若離一眼看見了放在案板底下常婆婆給的土豆,真不知道自己怎麼這麼忙,這些土豆常婆婆說是讓她做粉條,做粉條就得先將土豆弄成澱粉。
小娟聽說要她幫甄一脈養蠶,很是興奮,這些天她正在盆裡養著幾條魚,這些魚都是蓋星雲去河裡為她專門捉來的顏色好看的。為這些魚,蓋星雲可是動了腦子,只要看到有顏色豔麗的魚從上游下來,他就會用石頭和橫木堵截,或者到了河面窄的地方將水攪渾,渾水摸魚。
可是就是這些沒有被魚鉤傷著的魚,也活不了幾天。
現在聽說要幫著甄一脈養不擔心會死去的蠶,司馬小娟拉著司馬小嬋非要先來看看。
司馬小嬋覺得自己昨天對若離的態度有點過了,見到她有點不好意的訕訕笑著。
“小嬋,玉米地裡有蛤蛤,我們去將它們趕出去怎麼樣?”
若離不想提昨天的事,是人都有心情不好的時候,也許是自己一時說話無遮無攔,讓人家不高興了。
司馬小嬋見若離不計較,又說蛤蛤的事。她不知道蛤蛤是為何物,也不知道怎樣個趕法,很是好奇一口答應。
“那麼我們這就去?”若離見司馬小嬋答應的痛快,想她手腳麻利,動作敏捷,比自己能幹多了,也許會抓住的。
心動不如行動,她馬上去後院拿起鐵鍁,找來幾根木棍和司馬小嬋一起出了院子,甄一脈和司馬小娟也好奇的跟了上來。
幾人進了玉米地,若離指著一堆鬆鬆的土包對司馬小嬋說:“小嬋,這些土堆下面就是蛤蛤窩,昨天我還聽到它在啃玉米根呢。玉米根要是被咬壞了,玉米也就死了,我們辛辛苦苦的也就白費力氣了,得想個辦法將它們捉住或者趕出去。”
司馬小嬋很小心的站在玉米行中間,儘可能地避免碰到玉米。眼睛看著鬆鬆的高出地面的土堆,後面跟著的甄一脈司馬小娟也學著她的樣子,站在玉米的空隙間,看著土堆